从这个家门走出去后,吕传军就再也没有回来。吕传军的遗像。
核心提示 2006年9月14日凌晨,一轮残月在乌云的吞噬下逐渐黯淡,湖北宜昌夷陵区梅子垭村三组一个山头的橘树林中,随风摇曳的树叶沙沙作响,偶尔夹带着一阵鸟鸣。 一名个头不高、双眉紧锁的中年男子长叹一声后,将手中的双管猎枪对准自己的头部,布满血丝的眼睛缓缓闭上,“砰”的一声后,离38岁生日还差3个月的宜昌市夷陵区交通局副局长吕传军永远地离开了尘世。
“能吃苦、能严管下属及亲属、能喝酒、能争取资金、能修路,谓之五能。”这是一名知情人对“五能局长”吕传军称号的解释。吕自杀后,所在单位和认为吕为夷陵区发展做了实事的当地百姓,为其举行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10月15日,宜昌市召开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大会,该市市委书记李佑才对“隆重送葬”提出严厉批评:“这是对反腐问题的麻木!”
为什么一个交通局副局长,一个曾被评为“夷陵区十佳青年”、“宜昌市交通科技带头人”的“技术型领导”,会在被有关部门介入调查之后,就想到了轻生? 一次突来的“谈话”
2006年10月20日上午9时许,整个宜昌沐浴在暖阳中,夷陵区梅子垭村橘香四溢。比吕传军小3岁的弟弟吕传佩,正站在家门口“刨饭”。因儿时的一场事故,他的右手手掌被废,左手只剩下3根指头。
吕家在村里建了一栋三层小楼。自从吕传军结婚搬出去住以后,一楼左边的书房成了他逢年过节的暂住之处,木桌上摆放着他的遗像,眼神中似乎有些许彷徨。紧挨着木桌的是一个大书柜,里面全是些关于公路设计、管理的书籍。
“对于我哥来说,那是一次死亡谈话……”,回忆起那个“黑色星期三”,吕传佩的眼眶湿润了。他最后一次见到二哥吕传军是在出事前的周末,那天,二哥和一位亲戚一起吃中饭,对方酒后大醉,由于二哥还要去上班,便要他过来接人。令吕传佩意想不到的是,这次见面竟成了兄弟俩的永别。
后来经过多方打听的吕传佩,试图还原二哥生命的最后一天。9月13日上午,吕传军在武汉参加一个工程项目招标会议,原本打算在当地过夜,不料上午11时许,宜昌市纪委的相关领导给他打来电话,希望他马上赶回,协助调查一桩官员贪污案。吕传军神色大变,立即返回宜昌,途中还给在公路收费站上班的妻子打了个电话,只是问了“在干什么”之类的话,这一举动并未引起其妻的警觉。当日下午5时许,吕抵达宜昌后便直奔市纪委。“听别人说,对方是要他承认向市里一名领导行贿的事,他当时大发脾气。”吕传佩说。
直到深夜12时许,吕传军的“态度”突然转变,同意向对方提供一份相关材料,不过这份材料放在父亲家,需要回去取。对于吕传军为何会从“抵触”谈话转变为“积极配合”,吕家人至今仍不知其中原委。
副局长离奇自杀
9月14日凌晨1时许,吕传军在两名调查组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回梅子垭老家取那份材料。到达老家时,四周一片寂静,在月光的映照下,一切都很朦胧。年近八旬的吕父打开了房门,“您先去睡吧,没什么事情”,吕传军平静地将老父亲送回房间,之后一个人进了房间,两名工作人员留在门外守候。
久久未见吕传军出来,警觉的工作人员敲开房门后,吕拿着一把猎枪对准了他们,双方形成对峙局面。在将工作人员逼出家门后,吕传军从后门跑了。工作人员立即报警,公安局110值班人员和当地派出所立即出动警力,穿着防弹衣、拿着冲锋枪的警察迅速封锁了附近所有路口,大批警察开始在梅子垭周围展开搜捕行动。
直至清晨,搜山的民警终于在宜昌发展大道夷陵区梅子垭村三组一个山头的橘树林中发现了吕传军,但先前的大活人,已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吕传军自杀的消息一经传开,对于其死亡的真正原因以及所谓的“经济”问题,成了宜昌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
2006年9月16日,宜昌市委宣传部发布“通报”:夷陵区交通局副局长、公路段段长吕传军,系在市纪委调查经济问题期间开枪自杀身亡。该通报称,宜昌市纪委在调查有关案件时,发现吕传军与被调查对象存在不正当经济关系,吕承认自己与被调查对象存在不正当经济关系。
据宜昌市纪委证实,纪检机关没有对吕传军实施“双规”。到底与吕有牵涉的“被调查对象”是何方人物、吕在其中是扮演行贿者还是受贿者,涉案金额多大?公检法有关部门是否介入此案?与其自杀是否有牵扯?这是一个偶然的自杀还是有预谋的了结呢……该通告中都未涉及,使得坊间流言纷起。
送葬“批评”再掀波澜
正当宜昌市民们猜测吕传军的死因时,一则“批评”掀起了轩然大波。
在吕传军开枪自杀后,夷陵区交通局为其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据湖北当地媒体报道:局长组织30多辆车为其送葬。
2006年10月15日,宜昌市召开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会上,市委书记李佑才提到此事时说:“这件事是什么情况,应该说非常清楚。奇怪的是,夷陵区交通局却为他(吕传军)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局长还糊里糊涂地为他讲生平,大讲其成绩,组织30多辆汽车送葬,100多人就餐,影响极坏。说明我们个别领导同志对反腐问题麻木到什么程度,政治敏感性低到什么程度。”
“如果有30多辆车,那么一点大的地方早就水泄不通了。”吕传军的弟弟吕传佩愤愤不平地说道。他介绍,当时区交通局只来了几辆车,另外的车是亲戚、朋友的,也未达到30辆之多。
“我们不理解,怎么能这样批评呢!”夷陵区交通局的一名中层干部无奈地摇头,他表示,吕是为民办实事的好官,在他的努力下,许多地方已经达到村村通公路了。当时组织丧礼非常仓促,并非全部工作人员都参加了,送葬也只有几辆车。此外,吕传军并未被纪委“双规”,只是协助调查其他官员的问题,吕也未被开除党籍或相关职务,那么吕传军仍是他们的副局长。从礼仪方面来说,大家都是同事关系,事后去送葬、慰问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对于这样一件事情,并无党纪或法规进行明确的规定。
“吕传军为这个地方的修路、建设,尽了很大的力。”一名出租车司机对记者说。
同样一个官员,在三种人的眼中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
“财神爷”的吝啬之道
对于申请资金,进行道路建设,吕被当地公认为一把好手。
2002年,国家电网公司准备兴建龙泉换流站,土峡公路(土门至峡木岭)作为配套建设项目,有可能纳入整个投资计划,等着最后敲定。土峡路改造既是服务三峡工程建设,又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公路自身发展,吕传军下定决心,不管多难,哪怕是钻天拱地,也要努力一搏。
当年12月底,吕传军在知晓投资方案即将尘埃落定后,几经周折,好不容易打听到国家电网公司宜昌项目部一位老总的家庭住址,可老总恰好到北京总部出差了。于是,吕传军和同事就想出了一个“守株待兔”的办法,一直在老总家门前等候着他的归来。寒冬腊月,他和同事在刺骨的寒风里整整守了两天两夜。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的诚心终于感化了老总,2003年元月初,土峡路由此被纳入了投资计划。
两年中,经过多方努力,夷陵区公路段共引进10多个项目,争取资金1个多亿用于区内公路建设,而这些公路建设几乎都与吕传军的努力分不开。由此,他被当地誉为“财神爷”。
然而,吕传军对自己以及亲属、员工却有着“不近人情”的“苛刻”。吕的嫂子和弟妹一人下岗一人无业,两人多次请其帮忙,“把你们弄进来上班,局里还有那么多没有工作的家属怎么办!”身为副局长的吕义正严辞地回绝了。
在交通局副局长岗位的吕传军,自己也一直比较廉洁。今年9月份,他才将住了多年的旧宿舍卖掉,在城里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新房。在整个采访中,记者从有关部门也未获悉其贪污、受贿的问题。
“五能局长”的困惑
“能吃苦、能严管下属及亲属、能喝酒、能争取资金、能修路,谓之五能。”这是一名知情人对“五能局长”吕传军称号的解释。
身为区交通局副局长的吕,同时身兼公路站站长,下面有300多名员工,而其中属于国家编制的不过30余人,其余人的工资只能通过承包工程得以解决。这类“部下”,上有老人、下有小孩,都只能依赖吕争取项目以及资金,靠修路维持生计。
所以在“五能”中,能喝酒与能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成了吕的两个之最。
起初,吕传军滴酒不沾,生性耿直的他,原本认为只要靠努力工作就可以了,但直到担任公路站副站长时,却发现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差距。为了与上级领导及企业套上关系,申请到资金及工程项目,陪吃饭、喝酒就成了他的一项工作。
“他不喜欢喝酒,但又得陪着这些领导,经常是喝完酒就出去发泄一下。”一名熟悉吕的知情人介绍,不喜欢靠拉关系、走后门的吕,为了整个单位的“生存”,经常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经常酒后独自驾车远行,发泄一番后,又继续工作,其实内心却痛苦无比。
吕的耿直也是出了名,有一回他与市公路局的领导喝酒,“还不改革就真的不行了。”吕向一位负责人拍起了桌子,“他太耿直了,不适合官场。”一名知情人回忆道。
“也许他根本就不该进入官场。”吕的弟弟吕传佩如此说道,早在担任公路站副站长的时候,吕就多次向家人表示了辞官的念头,但最终还是没有实现。
为民好官还是贪官?
事发后,关于吕的自杀动机,坊间出现多个版本,其一就是猜测吕的自杀,是因为他确实行贿了,而且存在更多的“个人问题”,为了逃避法律制裁,终于选择了这样一个极端方式。另外一个版本则称,吕是为别人背了黑锅,在对方及有关部门的施压下,不得已自杀。整个采访过程中,有太多的人讲述吕的“闪光点”,他真的就是那么个“完人”?如果他是清白的或者敢于面对问题的话,何不站出来将事情公之于众?而最终选择以这样极端的方式“解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吕的性格缺陷以及处理事情方法的单一。由于有关部门并未对吕进行盖棺定论,他到底是一名为民好官还是贪官,已经不得而知,惟一肯定的是他为当地做出了贡献。
关于坊间传出吕与市公路局副局长的“问题”和该副局长的“出事”情况,记者为此与宜昌市检察院、市公路局等部门取得了联系,但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推脱,讳莫如深。(据《法制周报》)
“五能局长”的成长史
记者从亭区翟家村步行8公里,然后搭乘汽车在山涧小路颠簸30多公里,才到宜昌市,整个行程耗时近3个小时,如果是下雨天,即使是自行车也无法穿越这里的山路。30多年前,吕传军就是诞生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山区。
吕出生在一个“公路之家”,父亲原先也是普通工人,能吃苦、待人诚恳,大受乡邻赞赏,破格当上当地公路站副站长,直至退休,但因一生清廉,无积蓄,“下台”后生活一直比较节俭。吕传军在家中排行老二,对于他来说,童年的生活是窘迫的,一年到头,很难吃上一顿肉。吕传军也很少穿过新衣裤,常常捡亲戚、兄弟穿旧的衣服。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却培养了吕一些好品行。儿时的吕传军非常有礼貌,遇到年长者或者老师,会主动问候。在学校,性格耿直的吕从不欺负弱小,成绩中上等,很讨老师同学的喜欢。放学回家后,吕就得割猪草、挑稻谷。16岁初中毕业的吕,因凑不够学费,只能放弃继续上学的机会,“顶替”父亲,开始了自己在当地公路站做学徒的生涯。
“他是靠自己的努力打拼的,没日没夜地做。”一位熟悉吕传军的知情人说道。
当地媒体曾报道过吕的光辉“事迹”,其中一段文章是如此描述:一年冬天,寒风刺骨,吕传军所在的工作队在小鸦路搞前期测量,要到一条河的对岸测量一个数据,河上没有便桥,要过河就必须赤脚趟过冰冷的河水。在场的同事说,这个数据不需要太精确,就在河这边测一下算了,河宽只有四五米,偏离不会很大。站在一旁的吕传军听着同事的话,什么也没有说,不一会儿,便来到河边,脱掉鞋子,把他们一个个背过河,顺利完成了测量工作。当时的县委书记被吕的精神所感动,立即解决了其城市户口。
不久,相关领导还将吕送往武汉深造,学成的吕被选为公路站副站长,开始踏上技术型领导的人生新路。此后,吕传军相继被评为“夷陵区十佳青年”、“宜昌市交通科技带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