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10月28日电记者吴冰报道:连日来,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连塘村,村民们在鞭炮声中喜气洋洋地迁入灾后重建的新居,一副“重建家园万里真情党引路,再兴伟业百年大计民安康”的对联,表达了受灾群众对党和政府无限感激之情。
受今年多次台风等灾害影响,广东省仅14个欠发达市房屋全倒户就有66191户,灾情极其严重。为了不让一户居民因灾流离失所,广东充分发挥财政分配的主导作用,仅直接筹措并拨付的各项救灾复产资金就达21.06亿元,目前逾九成五的灾区全倒户的新房已动工兴建。广东省委、省政府日前要求有关各地紧紧抓住今年余下的两个多月时间,打一场重建家园工作的攻坚战,以确保所有房屋因灾全倒户元旦前住上新房。
“治众人之事”首先在于“谋众人之福”。广东省委、省政府充分认识到,公共财政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的物质基础,必须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宏伟目标。新一届省委、省政府成立以来,广东更加重视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明确把调节利益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放到突出的位置上,着力解决关系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突出的民生问题,促使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社会资源和发展成果。
近年来,广东省财政支出的“一降一升”格外引人注目。一边是用于经济建设比例的不断减少,2006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中,经济建设支出仅占4.14%;另一边却是用于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比例的连年增长,仅2005年,广东省在三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共投入高达235亿元,占省级一般预算支出的59%。集中财力实施“十项民心工程”,是近年来广东省最大的德政之一。2003年至2007年,广东每年投入过百亿元用于支持全民安居、扩大再就业、农民增收减负、教育扶贫、济困助残、外来工权益维护、全民安康等十项民心工程建设,有效改善了民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指出:“我们把农村基本建设和农业补贴纳入公共财政,正逐步建立农村教育、卫生、科技公共服务体系,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广大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