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沈浩和他的寻人扑克
暗红色的封套,中间一个大大的“寻”字,里面54张扑克牌中,是27个失踪孩子纯真的笑脸——这就是“中国寻人第一人”沈浩设计的中国首副寻人扑克。
2001年,一篇3名湖北女孩走失的报道刺痛了沈浩,从事网络工作的他在见报后三天推出了自己的寻人网站。没想到网站开通后,不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失踪者家庭的求助。沈浩被他们的苦难震撼了。这种震撼至今仍在延续。5年多来,寻人已成为沈浩事业的组成部分。他因此获得了安徽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的荣誉,也因为网站、扑克有偿收费而饱受争议。
目睹了太多的悲剧和苦难,沈浩看待失踪儿童反而有了一份理智和冷静。他不赞成父母用过激的行为向政府施压,但又同时呼吁社会应给予失踪儿童家庭这一特殊群体更多的关注,“不要让一个悲剧再引发另一个悲剧。”他说。
哪些儿童容易失踪
诸多案例表明,那些住在城郊接合部的外来务工子女,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下手的目标。沈浩手边的一个数据显示:云南昆明市目前记录在案的走失儿童共有352人,只有2人是昆明本地人的子女,其余孩子的家长全是外来务工人员。
不过,沈浩根据自己五年寻人的经验提醒:一些简易的民办幼儿园,由于管理不规范,曾发生过孩子被陌生人抱走。另外,保姆拐走婴儿,也给一些城市家庭敲响了警钟。
哪些儿童容易丢失?沈浩说,2006年8月,北京市专门做了一个失踪儿童“危机预测”的调查,家长不妨据此做个测试:
1.居住地区在人口集中地;
2.孩子小于3岁;
3.父母从事服务行业;
4.孩子无固定人看管;
5.父母为外来打工人员;
6.居住地在三环以外(注:相当于城郊接合地带)。
以上六道题,如果答案为“是”,就得5分,如果全部做完后的答案大于20分,说明孩子应该成为重点监测对象。
如何与骗子过招
几乎每一个寻人启事张贴后,都会招惹来骗子。他们通常以找到孩子或提供线索为由,要求家长汇钱。
在寻找失踪儿童的过程中,沈浩说自己与无数的骗子过过招。在他的寻人网站上,只留自己的手机号码,“骗子先要过我这一招。”
总结骗子的规律,沈浩认为不过以下几种:一是主动提供账号,要求家长打钱。二是和家长联系时都用手机。三是会冒充救助站、福利院工作人员、医生甚至是警察,用身份来唬人。
沈浩提醒家长:对提供账号的,一定要小心,“如果要酬金,完全可以正大光明,干吗一定要往账号里打钱呢?”另外,家长在接到这样的手机时,一定要多问几句,比如孩子的生理特征,甚至可以虚晃一枪:明明孩子腿上没疤,故意问对方孩子的腿上是否有块疤?当然,最关键的是要求和孩子说话,如果对方搪塞或以孩子“睡了”、“生疏了”为借口,那十有八九是骗子。
寻亲要注意心理疏导
沈浩还提醒:家长在寻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心理疏导。他说,许多家长在长期寻亲未果的情况下,心理发生扭曲,仇视社会,个别家长还采取过激手段,通过站街、游行、上访等方式,给政府施加压力。
沈浩认为,失踪儿童家庭是个特殊的群体,目前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显然太少,他们的心理问题更是几乎无人问津。就目前而言,失踪儿童家长更多地应学会心理自救,甚至要学会面对现实,“孩子丢了,日子还是要过的。”
建立政府民间联动机制
今年4月,昆明警方破获一起特大拐卖儿童案,警方历时8个月,往返奔走于云南、四川、福建3省,动用经费百余万,最后解救了28个孩子。
“民间寻亲永远是政府行为的一种补充。”沈浩在谈到这个案子时说,目前的症结在于,还没有全国性的寻亲联动机制,民间、政府各自为战。就是在政府内部之间,也没有建立起一个信息互通机制:民政部门不清楚救助站里的迷失者可能就是警方要寻找的失踪人口,警方接受报案寻人,却并不知道失踪者就在救助站里。
“事实证明,给迷失的孩子铺就一条回家的路,仅仅依靠民间的力量,效果并不理想,建立一个更有效率的寻亲网络,有关部门对此有更大作为的空间。”沈浩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