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30日电记者从市发改委工业处了解到,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3年来,哈尔滨市获国家支持的49个老工业基地国债项目已有45个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9.2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4%,其中9个项目已建成投产。 这些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对哈尔滨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49个重点项目投资125亿元
据介绍,老工业基地国债项目的争取和建设是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点工作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申报和建设工作,将其放到了突出的位置。2003年初,哈尔滨市抓住机遇,举全市之力,通过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针对国家支持的重点和领域,广泛征集筛选了590个市场前景好、具有竞争力的老工业基地项目。经过精心组织申报、争取,东北轻合金超大规格铝合金板带材、哈空调电站直接空冷系统、哈电站集团核电生产措施改造及大型燃气轮机、哈飞Ⅲ乘用车等49个项目获得国家批复,争取到国债资金7.04亿元,项目总投资125亿元,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利税60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快速推动哈尔滨市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还将进一步提升哈尔滨市的城市竞争力和地位。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到目前,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国债项目建设已初见成效。哈电站集团出海口基地建设已经完成了16台燃气轮机制造任务,11台燃机机组已经发电,该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大件设备运输难的问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哈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的60万千瓦发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及核电空调设备改造项目建设,使企业在大型电站直冷系统项目国产化研制及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企业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不久前,在有德国GEA、美国斯迪克等众多国际知名公司参加的北方联合电力集团乌拉山发电厂两台30万千瓦机组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通辽第二发电厂一台60万千瓦机组直接空冷系统的招标中,哈空调凭借技术和价格优势一举中标,打破了多年来国外公司对我国大型电站直接空冷设备市场的垄断。哈飞Ⅲ乘用车产业化能力项目在经过一年的建设后,哈飞赛豹正式下线。该产品是哈飞汽车推出的首款三厢轿车,也是哈尔滨本土产出的第一款三厢轿车,并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商标和自主品牌。黑龙江葵花药业GMP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后,企业的生产能力大大增强,2005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57亿元,上缴税金1.2亿元,较改造前分别增长了54.4%和89%,列全省民营企业纳税第一名。
同时,正在积极建设的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东北轻合金超大规格铝合金板带材项目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年6月,东轻公司与德国西马克·德玛格公司签订了热粗轧机订货合同。这项合同是整个项目建设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标志着决定东轻未来发展的大改造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推进项目建设,东轻公司同时加快了企业改制步伐,目前该公司增资扩股协议已经签署,标志着东轻公司在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大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作者:郝立彬杨丽梅 薛秀颖来源: 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编辑: 张昭 国 内 国 际科 教 娱 乐社 会 体 育专 题 法 治
相 关 新 闻:
·····
综 合 新 闻:
· 霍英东病逝 传奇一生· 专题···········冬来话供暖···我们的节日进入专题····················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