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汪宏华认为《红楼梦》中的神话需从真、假、作者本意三个哲理角度分别解析。其中作者本意是,女娲补天隐喻了普通的人包括贾宝玉生命胚胎的形成过程。而甄士隐梦中的通灵宝玉和贾雨村“椟中”的玉则只是代表了贾宝玉四向人性中的两个心理方面。 由于内心极善极恶的矛盾不可调和,所以贾宝玉出现了第二十五回的精神崩溃,神话表现为玉失灵。此后贾宝玉完成人性从自发到自觉的突变,并在后半生通过创作《石头记》达到了人性的完善,实现了人生的最大的价值,对应的神话则是石头刻满自传回到大荒山。汪宏华认为只要坚持以哲理为种子,就将迎来红学和哲学的双春天。
第一部分
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前几回中连续编撰了若干个神话传说,如女娲皇炼石补天、地陷东南、木石前盟、贾宝玉衔玉而生、金玉良姻、通灵宝玉失灵,以及最后石头刻满自传回归大荒山等。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是为了达到用“荒唐”的“假语村言”取代“真事隐去”的目的。那么这种手法究竟是作者承袭了《西游记》、《聊斋志异》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还是唯心、宿命的哲学思想使然,抑或是另有不为人知的深意呢?我经过反复论证后认为这些表面松散的神话实则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尽管它们的隐喻都具有多义性,但仍可用哲理和逻辑将其中的“真事”一一还原。这些神话原来构成的是一道多元多次方程组,虽然有多组的解,但只有一组是真实的最佳的答案。即作者试图追求的真理。这也正是哲学、文学和艺术具有的数学特征,不是隐晦玄幻的无解,也不是千人千面的无数解。在我们解读的过程中,还会发现《红楼梦》将神话传说与唯物思想完美结合在了一起。我今天就来与大家一道求解关于贾宝玉的方程,并用其中的最佳解勾勒出他确切的生命轨迹。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首先我们要明确所谓“真”,广义对应的为哲理的“阳”,狭义对应的为“性善”;“假”广义是“阴”,狭义是“性恶”。与历史史实或曹雪芹身世的真假无关。然后我们从真、假和作者本意等多个角度分别切入。此前人们因为没有区别对待,张冠李戴,所以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痴迷的人认为《红楼梦》太艰深,一千年也解不开;藐视的人则认为《红楼梦》一团糟,不值得一看。这大概也是现代教育分科太细带来的问题。对待《红楼梦》需要的是理智,再理智。闲话少说,先看看作者本意是怎样的。
第二部分
作者关于女娲补天的第一层本意:曹雪芹开篇就将《红楼梦》的写作对象定位在以探讨人与现实社会为主,所以他既不写参与补天的石头的太空云游,也不写地上普通石头的平静生活。单单只写上天不能,入地无用的石头。其实这块石头自从上天入地之后就已发生本质的变化,不再是石头,成了一个外形粗蠢但有灵性的尘世之人了。“石头”二字不过是人的代名词而已。这样,天与地也就是父与母的象征。女娲补天也就是隐射男女交媾以及受精卵形成的过程。我们知道《红楼梦》是一部传记体小说,但曹雪芹写人物传记不是按照惯常从婴儿呱呱坠地开始的,而是提前到了受精卵的形成之初,他认为这已是最初的人。而那些被用去补天的三万多块石头则是指死去、“升天”了的卵子。相反,这个唯一遭遗弃的则活了(这里的卵子数量存在错误,作者大约是从某些动物联想而来,幸而本身就不是写实,这也是用传说的好处。其中采用三六五、十二、二十四这些数字是为了对应天穹及太阳的周期。之后写地、尘世时小说则采用与月亮周期相关的数字,甚至与章回数量都存在对应。我在其他文章中写到过,此处不再详解。)这里的“女娲皇”代表了促成精子与卵子结合的媒介。“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是母体的象征。
曹雪芹之所以将人的初始点提前十个月,不像西方国家是从人权保护出发的,而是源自他的哲学思辨。为了说明人在胚胎阶段就已经是人了,作者甚至不惜夸张地让他“不得已,口吐人言。”而且这个小家伙不仅仅是“性稍通”,“质粗蠢”,还同时存有意欲补天济世的大善和坐享荣华的大恶,一会儿因不能补天而“悲号惭愧”,一会儿因世间繁华而心生“切慕”,个性极端双重。那么为何出现这种奇特的现象呢?原来作者是要在此确立他与前人不同的人性论。他不但将人性分成了善与恶两种特性,还分出了心理和生理两个层次,一共四个方面。对于这个“石人”来说大善大恶只是存在于他的心理或潜意识,生理上仅为小善小恶,如“性稍通”,“质粗蠢”。在作者看来人性的这四个方面本质上都是物质的,是有机统一、没有主次之分的。它们之所以存在先后关系是由其物质具有的现象差异决定的,如形态的隐显,运动的快慢。相对而言,善的形态为隐,恶的形态为显,善在恶先;生理的变化为慢,为相对的静,心理的运动为快,为相对的动,生理在心理之先。它们四者之间的力量关系是,小善和小恶互为吸引,矛盾同一;大善和大恶互为排斥,矛盾对立(由于心理活动类似于粒子运动,所以虽然矛盾对立,仍可以暂时共存,如同波粒二象性。)在这些力量的作用下人性会产生以下几种运动趋势:第一,小善和小恶有向外界吸收有效成分,逐步发展壮大的要求,直到总体量增大至引力消失。而在这个过程中,小善小恶之间始终都有保持体量均衡的要求。第二,大善和大恶有向外界剥离无效成分的要求,直到总体量萎缩至斥力消失。在这个过程中,大善和大恶之间也有保持体量均衡的要求。它们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向着引斥力为零的中间临界点趋近。也可以理解为理想和现实相互靠拢。可以看出人性的这种变化规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与生物界的新陈代谢很相近。这种人性特征我们在现实中也能找到实例。比如一个孩子当他吃饱了且看到一个可怜的人之后,就会慷慨地将自己的的食物全部送人;但当他饿了,且看到别人吃东西的时候,又恨不得将事物都据为己有,其实肚子里并装不了多少东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变得越来越理性。
以上分析的只是人性内部的特性,实际上它与外界的关系非常密切。只有当外界力量也同样均衡时它的动态平衡才能维系和发展。否则就会被扭曲、变形。比如传统的性善或性恶、善恶混、无善无恶就都是人性失去平衡的表现。在《红楼梦》中不同的人都有着不同的人性特征,无奇不有,各具情态。曹雪芹的四向人性论不仅能够包容和解释此前所有的说法,更重要的是证实了人性中主观能动力量的客观存在,并说明了它的调控方式和调控目标。整部《红楼梦》几乎都是在用事实说明和论证上述人性变化的客观规律,后面我会举出一些例子。
只有当曹雪芹提出四向人性论,才真正将人与其它物种区分开来,才真正明确人具有成为天、地之外的第三极的潜能。曹雪芹的哲学体系从这里便扎下了科学、稳健的根基。
第二层本意:女娲皇炼石补天的传说还是中国版更确切地说是曹雪芹版的人类起源说。曹雪芹不仅仅是传记作家,更是思想家,他不但要从生理角度,还要从哲学角度探讨我是谁?我来自哪里?只是这两个角度都用了同一个故事。在他看来人和社会是周期不同的同心圆,而且在二者的初始阶段,人的意识都是处于朦胧阶段,无法回忆、实录,所以只好用抽象的传说代替。此后随着宝玉的长大,意识的逐步清晰,传说或梦幻也越来越少了。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