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香港《经济导报》载文称,美国经济打喷嚏,全球经济不再感冒,亚洲引擎的新力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文章中写到,在过去十年,美国经济是公认的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美国消费者更是拉动全球经济前行的功臣。 但是现在,美国房地产市场已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8月新建住房增长创2005年1月以来的新低,销售价格也开始下降。随着美国楼市由荣转衰,多数人预测认为美国家庭消费将停滞。有少数人甚至认为,2007年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美国经济放缓通常会把世界经济拖入衰退的泥淖,但这次命运将有所不同,其关键在于中国和其它亚洲经济体能否减弱美国引擎放缓对全球经济震荡的影响。换言之,亚洲引擎的横空出世,已成为世界经济保持健康增长的大力丸。
根据传统智慧,美国消费者独力支撑世界经济免于衰退,而谨慎的欧洲人和亚洲人习惯于储蓄,对全球经济的支持力有限。但实际上,美国在全球增长的重要性被夸大了。在过去五年,如果用购买力平价计算,美国在全球实质GDP增长中的比重仅占13%。
文章认为,亚洲正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实际驱动力!过去五年,亚洲在全球实质GDP增长的比重高达50%以上。即使以当前美元价格计算,而不用购买力平价(PPP),亚洲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率仍高达21%,超过美国的19%。但是以当前美元价格计算显然低估了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权重,因为在中国和其它一些较穷的亚洲国家,住房和国内服务业价格比富国便宜许多,1美元在亚洲实际上可以购买到更多的东西。如果想比较国与国之间消费者支出,用PPP的方法就比用市场汇率的方式将本地货币换算成美元更有实际意义。
与此同时,一些预测者认为亚洲的增长主要依赖对美国的出口,而且亚洲地区的内需是虚弱的。其理据是亚洲的经常项目的盈余累积已超过4,000亿美元,意味着其对全球的贡献更多是来自供应面而非需求面。因此,一旦美国的需求下降,亚洲的出口和全球的产出就会大幅跳水。
应当承认,亚洲的出口增长的确可能会大幅减缓,但是只有净出口的变化才对一个国家的增长率有贡献(而非出口的绝对值)。2001年以来,亚洲国家平均7%的经济增长率中,净出口贡献不到1个百分点。与一般的成见不同,亚洲经济实际上是内需驱动型的。尽管内需(投资和消费)在去年普遍比GDP增长慢(马来西亚除外),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差距很小,特别是中国、印度、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相反,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这些小型外向型经济体则十分依赖外部需求。
文章还指出,认为亚洲消费者节俭的看法同样有错,消费占GDP比例下降并不意味着家庭储蓄增长。不包括中国和印度,亚洲家庭储蓄占GDP的比例从15%降到今天的8%。这个矛盾可以由如下事实来解释:当生产越来越成为资本密集型后,工资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长。这表明,亚洲的消费者通过借债或花费积蓄已经提高了消费占其收入的比例。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在过去十年,日本家庭储蓄率的下跌程度超过美国。
一些预测家认为,在未来数年,亚洲消费支出将持续繁荣。可填补美国消费者削减开支后留下的缺口。另一方面,企业的花费也可能上升。1990末期亚洲经济危机后,除中国外,亚洲各国的投资普遍下跌,目前投资整体仍疲弱。但是,由于产能过剩和债务问题已经消失,资本支出开始恢复成为普遍性现象。
汇丰银行的研究报告估计美国的放缓会伤害中国、印度和日本,但比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少得多,因为后者更依赖外需。中、印、日三国占亚洲GDP的四分之三,地区贸易联系越密切,更能支撑整个地区的需求。如果明年美国GDP由2006年的3.5%下降到1.9%。亚洲的增长由今年超过7%下跌到2007年低于6%。弱的出口将打击一些工业国,但总体看,亚洲仍会保持合理的增长率。
文章最后写到,总体来看,如果美国经济衰退,中国和亚洲经济会放缓,但决不会出轨。但是,美国的放缓可能会通过一些非直接的渠道影响亚洲。最重要和最不确定的是美国衰退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即使经济能够减弱震荡,金融市场则与对冲基金等的投资策略相联系,如果美国经济变坏,将提升风险溢价,抽干市场的流动性,美国和亚洲的股价同步下跌,美国打喷嚏,世界不再感冒,但如果华尔街打寒颤,全球还是会有抖动的。(王国欣)
延伸阅读:
势不可挡的亚洲大国——中国、印度和日本——正在塑造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其不解之谜一度困扰着学者和观察家们。一本新书再次确认了这种预言,并阐释了世界事务朝“充满活力和繁荣兴旺的亚洲”转向的意义所在。由印度战略专家布拉马·切拉尼撰写的《势不可挡的亚洲大国——中印日的崛起》一书分析了新的世界秩序的关键因素,以及为什么这三个崛起中的国家必须找到驾驭其经济和军事影响力的新途径,以避免在更大的亚洲安全和繁荣领域发生冲突。通过对这三个亚洲大国的详细比较分析,切拉尼预测了作为世界大国以及作为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潜在超级大国的中国的崛起。切拉尼在书中写道:“自从日本在明治时期崛起为世界一流强国以来,还没有哪个非西方国家能像当今崛起的中国这样,对世界秩序产生举足轻重的潜在作用。” (责任编辑:吴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