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从中国作协了解到,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拥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作家,一些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也开始形成自己的书面作家群,一支多民族、多语种、多门类的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已经形成。
据统计,截至2005年11月,共有42个少数民族的852位作家成为中国作协会员,其中女作家有114人。 各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活动和他们的精神、情感世界,通过各民族作家的创作得到了艺术的再现和忠实的记录。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说,中国作协全力为少数民族作家提供创作平台,近20年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发展迅猛,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已进入最好时期。
近年来,中国作协组织少数民族作家到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中国作协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创作基地深入生活,选派少数民族作家出国访问等,使少数民族作家开阔了视野,活跃了创作思路。中国作协和国家民委还于2004年在鲁迅文学院共同举办了少数民族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来自24个少数民族的52位学员通过近半年的学习,受益匪浅。《民族文学》杂志社也组织了一系列的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笔会,对多出优秀人才、多出优秀作品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5年,30部作品获得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委会认为,不少作家的作品已不再停留在关注一己民族的生存发展上,而开始关注人类共同关心的生态环境、物种多样性等世界性问题,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有了新突破。
设立于1981年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与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并列中国四大国家级文学奖,参选者均为少数民族作家。
第八届“骏马奖”获奖作品中,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有10部,显示出少数民族母语创作呈现出良好势头。此外,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出版、评论以及研究和教学,也形成了相对完整有序的规模和体系。中国作协多次组织对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进行专题研讨,编辑出版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50年精选》和《民族文学文库丛书》。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研究也取得了新成绩,已有33个少数民族出版了本民族的文学史。
金炳华表示,中国作协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如既往地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的扶持,为更多优秀作品的诞生创造条件。
据介绍,中国作协在重点作品扶持工程中,将确保少数民族文学重要作品和翻译作品所占的比例,还将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作品的研究、评论和评选工作,同时从资金上和制度上保证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和出版。此外,中国作协还将每年编选一套《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作品选》,包括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
(责任编辑:黄成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