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宴非彼夜宴。尽管趁冯小刚电影《夜宴》档期推出难免有搭车销售之嫌,但《夜宴:浮华背后的五代十国》的确是一本权威专家写就的既通俗又兼具学术性的读物,有助于了解五代十国这段错综复杂的中国历史。
在李后主后期,南唐的某夜,国都金陵(今南京市),中书侍郎韩熙载府第宾客盈门,觥筹交错,一席豪华夜宴渐次进入高潮。 宫廷画师顾闳中将这一幕纵情行乐、笑忘流年的情景定格于长335.5cm、宽28.7cm的绢面上,这就是著名的连环长轴《韩熙载夜宴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杜文玉正是从“夜宴图”生发笔墨,深入画面背后的历史剧变,再从中进一步提炼出“夜宴”主题,并以“动荡”、“无为”、“苦闷”、“茫然”为关键词串联起一系列或君或臣的夜宴人物和主题事件,将一个分裂时代的历史故事讲得声情并茂,语言生动而不失优雅。在杜文玉的讲述中,五代十国的历史演进触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历史主线与细节疏密有致,而这一切又统领于“夜宴”命名之下。无疑,“夜宴”这一命名,深刻地联系着作者重述历史的文学想象,也凸显了那个时代夜宴之乐与现实愁苦的尖锐冲突。
生逢乱世,文学(也包括彼时的书法、绘画、音乐等)是“夜宴”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有寄情抒怀的功用,也有避世遣兴的功用。中原五代王朝武夫横行,而南方十国却有两个文化中心,一为南唐,一为西蜀。南唐不仅有李中主和李后主善词,还有宰相冯延巳,三人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词之宗主。“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是冯延巳的千古名句。而在西蜀,在享乐主义盛行的成都平原,奢华宴乐成风,世尚浮糜,因此催生了“花间词派”,领唱者为吏部侍郎韦庄。
一个政治上不作为的时代,却造就了文学的繁盛,这是五代十国对后世的贡献。从那时起,文人词作为文学体裁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其表达方式对北宋词坛产生深远影响,为最终造就宋词与唐诗的双峰并峙奠定了基础。《夜宴:浮华背后的五代十国》杜文玉著中华书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