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和成,男,汉族,106岁,临高县博厚镇头稍村委会敦太村人。18岁开始演木偶戏,足迹遍布临高,直到他66岁时戏班解散。老人无儿无女,现在当地政府救济下安度晚年。
初见老寿星
穿着整洁 散步街头
10月30日,记者第一次见到“老寿星”陈和成的时候,他正拄着拐杖在临高县城的街道上散步。 他花白的头发,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满脸的皱纹记录着他曾经走过的岁月。他身上穿着蓝色的上衣和黑色的裤子,干净而整洁。他的手上还拎着一只塑料袋,里面装着7只空空的矿泉水瓶。据他介绍,他每天出去散步的时候,在路边看到了矿泉水瓶,就会把它拎回家里,等攒多了可以卖点钱零用。
见到记者,他笑了,记者表示要搀扶他回家,可他却谢绝了,他告诉记者,他自己一个人能回去,他习惯自己多走走路。
48年艺术路
足迹遍临高 声音传乡间
1900年,陈和成出生在临高县博厚镇头稍村委会敦太村一户普通农民的家里。那时候,临高县流行木偶戏,那是乡间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节目”。每当村里有木偶戏的戏组来演戏的时候,年幼的陈和成便拿着小凳子,早早地来到演出现场。
慢慢地,陈和成对木偶戏产生了一种朦胧的向往和喜欢,并萌发了想成为一名木偶戏演员的想法。他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18岁的时候,他开始在戏班学习,并逐渐熟练。后来,他开始和戏班的演员一起到各地演出,逐渐有了一些名气。
直到1966年,他所在的戏班解散,不再演木偶戏的陈和成来到临高做点小生意度日。
48年的民间演出生活,陈和成走遍了临高的大街小巷,共唱了300多部戏,包括《薛仁贵征西》、渔歌《哩哩美》、《没空》等等。
在向记者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演戏的情景时,陈和成用手势比划着自己当时演出的动作,眼睛望着前方,脸上时而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为何如此长寿
老人总结出四大秘诀
如今,陈和成已经有106岁的高龄,在目前我省的男性老人中年龄最大。同顶蓝天白云,同食五谷杂粮,他为什么能够如此长寿呢?陈和成说,对于长寿,他确实也没有什么高招,如果说原因的话,可能和他的性格以及生活习惯有关。
陈和成老人总结原因时归纳了几点。他说,自己的性格比较开朗,性情随和,很少和别人发生争吵和冲突,另外他心里很少存事,基本上没有抑郁等情绪;他的人生心态良好。他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不追求太多的东西,只求平平淡淡地生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任何不良嗜好。陈和成一生之中不吸烟,不喝酒,没有不良嗜好;4、可能和饮食有关,他一直喜欢吃粗粮和蔬菜,尤其是喜欢吃番薯。
目前陈和成的生活依然很有规律。每天早上7点左右起床,吃点拌糖的稀饭;吃完早饭就去街上散步;中午的时候吃一碗稀饭,吃些鱼;下午出去和街上认识的老伙伴们聊天;晚上有时候吃稀饭,还有时吃点米粉等等;吃完饭休息一下就早点睡觉。
回首往事
难忘一些人 难忘一些事
陈和成年事已高,但是他的头脑依然十分清醒。“这么多年了,有没有什么事情让您难忘?”记者问。陈和成告诉记者,他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有一次他在乡下演出《薛仁贵征西》这出戏的时候,得到了很多村民的好评。因为当时他刚刚参加演出不久,所以大家的好评给了他很大的鼓励。记者接着问他:“有没有什么人让您很留恋?”陈和成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过了大约两分钟,他的口里吐出了两个字:“和贵(音译)。”记者问:“和贵是谁?为什么你这么留恋?”老人沉默着,没有再做回答。
群众眼里的老人
清楚记得他演戏的样子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临高很多中老年人都知道“陈和成”的名字。家住临高中学附近的老林对记者说:“他原来是个木偶戏演员,是个老艺人了。”据老林介绍,小时候他经常跟着父亲听过陈和成演的戏,现在时间过去几十年了,具体的节目他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他仍然能清楚地记着陈和成演出时的情景。
“他的声音比较洪亮,他每次演出好像都特别投入,完全沉浸在其中。”老林对记者说。
老寿星的心愿
不想给他人添麻烦
陈和成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照顾。早在10多年前,他就有了五保户的资格,每月领取80多元的五保户补助金和150元的老龄补助金,每到逢年过节,当地民政部门都去看望他,给他送去一些慰问品。
时光的年轮走过了106个春秋,面对明天,陈和成老人有什么心愿呢?他说:“我现在年纪大了,没有什么要求,谁也不想麻烦,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一天天地过。”
文/本报记者 宋亮亮 实习生 马智博
摄影/本报记者 刘孙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