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杜聪坦承自己是同性恋者。
在上个月揭晓的“世界十大杰出青年”评选中,38岁的香港青年杜聪因多年来对改善国内艾滋孤儿处境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成为最终获奖的唯一华裔。作为香港第一位“出柜”(即向社会公开性倾向)的“杰青”,杜聪笃信人要活得有尊严。昨天下午,做客广州的杜聪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不做总裁去艾滋村
我国因艾滋病传播造成的孤儿已经达到7.6万人,他们的生存和求学面临困境。杜聪这位年轻的跨国投资银行副总裁,放弃大好前程,2001年走进河南艾滋村,去帮助一艾滋孤儿的孩童。
通过创办的“智行救助网络”,4年来他筹措资金帮助3000多名艾滋孤儿接受教育,而智行基金会的救助模式也被誉为“民间艾滋救助力量中最正规、最有效的楷模”,被联合国评为“抗艾最佳模式”。
他的决定源自大学时期老师和同学被艾滋病夺去生命的痛苦经历。初中毕业后,杜聪一家移民美国旧金山。念大学时,他的一位高中老师死于艾滋病,接着身边很多同学朋友也陆续因为艾滋病死了。这一段年少时的经历,使他开始关注艾滋病。另一方面,杜聪在成长中慢慢明确了自己同性恋的性取向,并得知很多艾滋病发生在男同性恋者身上。他决定放弃一切去帮助那些孩子。
能救几个算几个
“也许我现在做的只能帮到有需要的人中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可是,对于每一个受助的孩子来说,却是一个人生。”杜聪坦言,在帮助这些艾滋病孤儿的过程中,他也有过杯水车薪的无奈,那种像是提着一桶水去救一场山火的无奈。虽然自己微弱的力量曾让他郁闷不已,但最后他坦然,对于每一个孩子,他都是100%。就如尽管不能扑灭整场山火,但始终要尽力,能救几个救几个。
作为民间团体的智行基金会不能公开募捐,力量毕竟有限,杜聪表示,最希望基金会做的事情能给政府有参考借鉴的意义。
据杜聪介绍,目前平均一个艾滋病孤儿一年的资助费用约1000元~1200元。现在,作为基金会主席的杜聪,并非整天忙着筹集资金,而更多的是坚持留在一线。坚持抽大量时间到艾滋病人家里做家访等底层工作。他认为,只有真正走在一线了解情况,才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他们主要的工作还是为患者解决实际的困难。
他说,由该基金帮助的两名广东地区的艾滋病孤儿已经大学毕业,目前一个在海关工作,一个在一所不错的中学里教书。“这就是让我们最高兴的事。”
同性恋不该是负担
话里话外,杜聪经常会提到“我本身是一个同性恋者”。在参选“香港杰青”的最后一轮面试中,考官问杜聪:“你是不是同性恋者?”“是!”杜聪毫不隐瞒,坦然告之。最终,他获选为“2003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同时成为了首位公开“同志”身份的“香港杰出青年”获得者。很多朋友认为他没必要坦承同性恋者的身份。可杜聪认为,被提名是因为他的工作,跟他的性倾向没有关系。
杜聪认为,人要活得有尊严,所以他从来不会刻意隐瞒自己的性趋向。“同性恋倾向不是一个筹码,也不该成为一个负担。”他说,同性恋群体里面也有各式各样的人,希望人们能用平常心对待同性恋者,不要因为他们是同性恋者而刻意交往或者故意躲避。
文/记者任珊珊
实习生高晓远
杜聪,38岁,香港人,哈佛东亚研究院硕士毕业,曾是跨国投资银行副总裁,年薪过百万元。2001年创办“智行基金会”,之后一直身体力行到河南,出钱出力照顾艾滋孤儿,因此荣获“2003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奖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