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推动跨江发展,加快南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意味着交通队伍要争做‘开路先锋’的同时,责任也更加重大。”
10月25日,市交通局、市港口管理局局长庞顺根在接受南京日报记者专访时,这样定位交通在推动跨江发展战略中的角色。
他指着南京区域地图说,围绕“跨江发展”战略,交通部门至少要做三件事:第一要解决过江难题,加快过江通道建设,让江南带动江北经济同步发展;第二要加快江北区县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促进江北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三要充分利用“一江两岸”的地理优势,加快港口建设,发挥江北港口经济的作用。
记者:经过前一轮发展,目前江北交通呈现出的格局在今后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瓶颈”?庞顺根:我市江南、江北经济发展出现差距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地理原因。1968年长江大桥建成后,江南江北仅有一桥相通,长江制约了江北经济发展。在过去短短5年中,我市陆续建成了长江二桥、长江三桥,但过江通道明显不足仍是推动跨江发展的一个“瓶颈”。
南京至洛阳的宁洛高速国庆节前已通车,宁淮高速年底前也要通车,两条高速在六合雍庄互通相交,形成了江北的高速环线,分别经长江三桥、二桥与江南绕城公路相连,形成了南京“大一环”。但江北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与江南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是制约江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应该说,目前江北的大交通“骨架”已经形成,我们要在加快过江通道建设的同时,加快、加密江北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为这个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血脉”,为实现南京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
记者:“交通先行”的理念是要确保交通建设有前瞻性。江北交通在“十一五”规划中是幅什么样的蓝图?
庞顺根:我市已拥有长江大桥、长江二桥、长江三桥和板桥汽渡4条过江通道,目前南京长江隧道已开工建设,将于2009年建成通车,而位于栖霞区石埠桥附近的长江四桥也已在筹划中,交通部门将力争其早日开工建设。这样南京交通“五桥一隧”的总体框架就已形成。此外,南京地铁过江通道已随京沪高铁过江大桥同时开工建设,地铁过江是促进江南、江北经济一体化,实现我市主城人口疏散的重要举措。
“十一五”期间,在建成“五桥一隧”过江通道的基础上,我市将确保绕越公路东南环今年开工,力争绕越公路东北环早日开工。绕越东北环连接长江四桥,沿龙袍镇、东沟镇、八百桥镇、程桥镇走向,最后抵达雍庄互通附近,与宁淮高速相连,形成江北的“大二环”。
目前我市已开工建设长约53公里的江北“西部干线”,这是一条双向四车道的二级公路,经竹镇镇、程桥镇、新集镇,与江北大道相连。与此同时,经冶山镇、八百桥镇、新篁镇、横梁镇、龙袍镇的“东部干线”,和经竹镇镇、冶山镇的“北部干线”也已经在规划建设中。此外,交通部门正在浦口区建设沿山大道,还将计划建设滨江大道和浦合公路。
过江通道、高速环线、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必将为江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根据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我们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南京交通“十一五”规划。市交通局目前已就“推动跨江发展”的公路建设作一个专题进行调研,以便更好地贯彻党代会的精神。
记者:港口经济在我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正逐年增加,今后有哪些措施可以充分发挥港口经济作用,促进江北经济发展?
庞顺根:近年来,南京市将港口建设放在了沿江开发战略的重要环节,截止到去年12月26日,南京港当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跻身我国10个亿吨港行列。现在南京港已成为我国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地区江海换装、水陆中转、货物集散和对外开放的多功能的江海型港口。港口经济对促进江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根据《南京港总体规划》,南京港在今后发展中将建成14大港区,现有港区功能将重新调整。其中浦口港区、西坝港区、七坝港区、大厂港区都处在江北。西坝港区为后方石化工业区服务;浦口港区服务浦口经济开发区,并承担煤炭铁路、水路联运任务;七坝港区服务浦口经济开发区及江北广大地区,并为周边地区散货提供中转运输服务;大厂港区为临港工业港区,为附近大型企业提供原材料和产品运输服务。港口建设必将为江北的工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此外,我市还将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进行南京下游“瓶颈”航道整治工程,到2008年开通12米深水航道,力争实现南京港5万吨船舶全年通航。
“跨江发展,交通先行,交通人在争做‘开路先锋’的同时,还要用心做好全市交通规划,为‘加快南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保驾护航。”庞顺根说。记者 方军 黄伟清 通讯员 丁爱民 吴胜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