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局:目前不具备条件,但是努力方向
本报讯(记者高玲)如果所有的公交车到站都十分准点,那么,市民出行就可以按确定的公交时刻表出行,市民避免了长期等候的时间,而整个公交系统也会更加有序。在昨天举行的中国同舟交通论坛上,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运输管理系讲师滕靖提出了用智能交通保障公交按“出行时刻表出行”的概念。 市交通局表示,这是公交出行努力发展的方向,但目前还不具备条件。
滕靖说,在香港等国际化大都市,公交车的时刻表是明确的,不仅终点站有时刻表,公交停车的中途站也是按时刻表准时准点到的,一部公交车几点几分到哪一个站,一般一年365天是不变的,市民出行前,就可以按照每一个线路的时刻表,来安排自己的时间,这样避免了市民的盲目等候时间。
据了解,目前,上海已经开始通过在公交车上安GPS定位系统,通过电子站牌预测下一部公交车即将到站的时间,来方便市民出行。但滕靖认为,“智能交通最终的目标,是让市民按公交时刻表出行。但这一理念实现需要牵一发动全身,需要公交专用道成网保障公交车出行,需要配备公交智能化的调度系统,需要为市民提供准确的公交运营信息,需要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调度。”
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按公交时刻表出行是未来发展方向,但目前实现尚不具备条件。“这主要因为,目前上海每年推进25公里公交专用道建设,就很不容易,成网就更困难,而上海行车秩序不好,也是阻碍公交按时刻表出行的一大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