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双城奶牛养殖,在经过市场的“波峰浪谷”后,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饲养成本抬升的市场走势下,与2004年相比,养牛户数增加3807户,奶牛存栏增加3.9万头,鲜奶总产量增加了9.7万吨,三项增幅均在40%。 不仅如此,奶牛示范户平均单产,比该市前三年奶牛平均单产提高了0.5吨,奶户增收1.2亿元。双城市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已提前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主辅换位”,由“辅业”变成了“主业”,成为农民手中攥紧了的“钱褡子”。
记者从双城市畜牧局了解到,促成奶业迅猛发展的动因,主要是得益于奶牛科技入户项目:2005年,双城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奶牛科技入户示范县以来,积极实施科技推广活动,组织百名技术指导员进村入户,面对面地为奶户服务,提高奶户科技意识,增加奶牛产业技术含量,向科技与管理要效益,成效初显。在技术的推广上,双城市主要实施了应用优质冻精改良技术、青贮饲料应用技术、疾病防治技术和规范化饲养管理技术、奶牛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为内容的五项主推技术。
推进奶牛品种改良。在落实奶牛良种补贴的基础上,大力推广部分高档次特优冻精,落实鼓励措施。每个示范户每支60元的优质冻精只收取20元,补贴40元,共下摆高档冻精4000支。不仅如此,在奶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方面,完善了市、乡(镇)、村级繁育站和配种站(点)建设,全市有市繁育站1个,乡(镇)级繁育站24个,村级配种站(点)321个,初步形成了以市繁育站为龙头,以乡(镇)畜牧发展中心为依托,以村级配种站(点)为基础的三级奶牛良种冻精配种繁育体系。
重点推广玉米青贮技术。推广这项技术,既满足了龙头企业奶源所需,又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五家镇民安村示范户张利洪,110头奶牛饲喂青贮后,乳脂率保持在3.5%以上,每头奶牛平均提高产奶量0.8吨、平均增收1440元。在他的带动下,全镇的100个示范户全都种了青贮玉米,总计种植2480亩,每头奶牛平均占有青贮饲料5.2吨。荣耀饲料公司把握市场先机,利用先进的拉伸膜包裹技术生产青贮饲料,成为牵动辐射力十足的“龙头”。目前,双城市已有青贮饲料生产企业5家,年生产青贮饲料近10万吨,加快了青贮饲料专业化生产的步伐。
奶牛疾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奶牛疾病是困扰养牛户,影响养牛经济效益提高的难点。省市奶牛科技入户专家组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示范户指导疾病防治,现场“会诊”。一年来,为示范户治愈各种患有重症的奶牛73头,减少经济损失20多万元。全市246个村配备了340名防疫员和300名兽医,实现了“奶牛看病、配种不出村”。
随着养牛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牛粪已成为环境的“污染源”。牛粪不经过生物分解,植物不吸收,且作为肥料的营养成分很低。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双城市在示范户中推广了利用牛粪生产沼气、有机肥、双孢菇、燃料为主的牛粪无害化处理技术。目前,在18个村建设了1500个沼气池,通过对粪便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生产有机肥料还田和节能环保燃气。经测算,两年可节省燃气费273.6万元,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水质,有效改善了农村整体环境和农民的生存环境。
在五项主推技术中,规范化饲养管理是核心。他们针对全市奶牛饲养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了多种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两年来,组织示范户在市里集中培训7次,技术指导员深入乡村集中培训50余次。此外,他们还与其他科技推广活动相结合,携手为奶户服务。一是与东北农业大学开展校市科技共建活动,积极组织专家对奶户进行培训、指导,建立示范户和示范基地。在畜牧大镇———五家镇,建设五家镇奶业协会信息化管理中心(村屯网络化),每个村配置一台电脑,与协会、东北农大(专家在线网站)及全国各畜牧网站相连通,奶农足不出村即可与专家对话,彻底解决了奶牛业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年初,东北农业大学把“专家大院”搬进了五家镇奶业协会,针对养殖户最为关心的实用技术问题,开展“递接式”培训,培训养牛户5000多人次,实用技术入户率达到90%以上。二是组织技术指导员和300名示范户参加中国哈尔滨畜牧业交易会和中日奶牛饲养技术推广活动,新技术、新产品使养殖大户开阔了眼界———联兴乡安家村农民韩树柏饲养的100多头奶牛,改变了以往粗放式养殖,从细节之处“挖”出了效益。而这绝非个例,双城奶牛养殖正在由数量型向质效型转变。
(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