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是针对社会热点现象或思潮,根据新近发生的典型事实的议论,对社会舆论有强烈的引导性,是新闻类节目的旗帜和灵魂,代表着媒体的舆论引导水平。评论性节目的特点是把新闻的客观性和评论的说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导向性;由于评说和谈论的话题又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因而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这种新闻性、思想性、群众性的有机结合,决定了新闻评论性节目具有倾向鲜明、导向明确、影响广泛的特点,因此反应往往比较强烈。
新闻评论节目的重要功能是舆论监督
新闻评论节目因受众面广、实证性强,对消极腐败现象的批评揭露就有更重要的分量和更大的影响。新闻评论节目近年来在舆论监督方面坚定而适度、谨慎且凌厉,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既曝光已经被组织解决的问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也报道尚未被有关部门发现的问题,及时制止错误或犯罪,保护党和人民的利益。
舆论监督应该服务于团结稳定的总方针。它是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的重要补充,也是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通过新闻报道引起全社会对新闻事实的关注。舆论监督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哪一个人出丑,更不是和那一个单位过不去,而是为了树立政府坚强廉正的形象,是为了替人民说话,为了挽救犯错误的单位和干部,使其离开泥潭早日自拔,这一切都是为了推动改革开放,促进问题的解决。在行使监督职能的时候,评论节目遵循着以下的原则:第一,事实准确。不以偏概全、不先入为主,不偏听偏信、不感情用事。第二,就事论事。不含沙射影、不引申发挥、不扩大矛盾、不渲染情绪、不激化事态。第三,力争得到主管部门或权威部门人士的表态或得到他们的配合。记者不轻易下结论,不能有个人英雄主义表现。第四,问题要有典型性和普遍性,不追求无聊的感官刺激,不选取意义不大而偶然性强的内容。第五,问题要有结果和争取的结果。不报道现阶段无法解决、只能给观众带来失望和恐慌的问题,不引导观众注意那些虽然在短期内不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
思辩色彩是新闻评论节目的独特个性
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看问题、分析问题是办好评论节目的关键。舆论引导是否正确,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全面地、辨证地看问题。要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特别要注意防止先入为主和情绪化的倾向,否则会加剧片面性和绝对化。一个新闻事实。从不同的角度看,也许会看出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结论,如果把握不好,没有全面地了解情况,没有辨证地看问题,便有可能以偏概全、挂一漏万,造成导向错误。评论节目如果不讲辩证法,就可能把事物的支流当成主流来反映,就会一叶障目,看不到问题的实质。如猪肉价格跌幅过大,市民叫好,另一方面农民反应强烈,因为养猪的投入较大,如果饲料价格与肉价比例失当,便会可能挫伤农民养猪的积极性,这就是要对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了解,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有观点认为,评论节目要强调监督性,如果不搞批评报道、揭露黑暗就不能称其为评论节目。这种说法是有偏见的。评论节目从选题到制作都应该考虑到社会效果,要做到解疑释惑、平衡心态、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团结鼓劲,这就要求电视评论节目的从业人员应该从大处着眼,全面地辨证地把握问题。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的新闻评论节目的题材便豁然开阔了许多,丰富了许多,全面了许多。评论节目大体可以归纳为四类:第一是弘扬提倡的,反映生活的主流方面,介绍先进的事迹、建设的成就,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和新的社会风气的节目。第二类是解疑阐述,对群众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予以正确解答。第三类是批评监督的,主要是指对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有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违法乱纪行为、腐败现象和社会丑恶现象,予以监督和批评。第四类是社会警示的,这类节目对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冷静的分析和思考,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通过舆论的提醒使人们为之一震,起到震耳发聩的作用,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新闻评论节目关键要把握好“度”
在评论节目当中有一个适度把握的问题。新闻评论性节目要讲究实效性,但这种失效性不能简单解释为就是“快”,而是应在“快”的基础上选准最佳时机。电视评论节目影响最大,每个节目都应力求在最佳时机播出。这种最佳时机的把握应注意两点:一是要服从形势发展的要求,节目内容适宜于配合相关的重要政策出台、重大活动、重大会议、重要纪念日和节日的,就应尽量予以配合,以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倘若时机不适宜,即使节目很好,也不必急于抢时间播出。二是要服从党的总体工作部署,根据某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安排相应题材的节目播出。所以说,播出时机也有个把握“度”的问题。
选取社会热点加以评论的“度”也是需要很好把握的,把握不好就要出现舆论导向错误。新闻评论要在无数的舆论点中选择引导人们思维走向的舆论,首先要有大局意识、全局意识。所谓大局意识,就是在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的前提下,维护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维护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促进全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新闻评论节目要勇于抓当时当地群众最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和心愿,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中央领导同志对热点问题提出了“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基本原则。所谓“领导重视”就是各级党和政府已经把这类热点问题列入了应解决的工作日程之中,正在着手解决;“群众关心”就是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解决将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普遍存在”就是此类热点问题不是个别现象,不是特殊事例,而是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评论节目的“质”如何把握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处理好宣传的分寸、力度、口径、时机都是一门学问。电视新闻评论在引导舆论的时候,如果以不扩大矛盾,不激化矛盾,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劲为报道标准的“质”,那么,对于报道中画面的运用、提问的安排、同期声的使用等就会有一个“量”的尺码。总之,“质”是质和量的统一。对与一个栏目或一个时期的整个新闻报道来说,“质”还意味着播出量的比例。我们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对“焦点”类的敏感问题,就一直有着总量的控制,使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得以落实。当然,这个度是一个变量,要因时因地而变化。另外,批评报道一般不做密集型部署,使其错落有致。作者单位:河南漯河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