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世界工商协会论坛昨天(10月30日)上午在京隆重开幕。天津市市长戴相龙出席论坛,在大会主论坛发表题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天津建设成为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工业基地”的演讲。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联合国副秘书长金学洙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词。 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主持开幕式并在论坛上演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执行干事皮斯柯诺夫,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著名经济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瑞塔·海斯等在主论坛上演讲。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主持主论坛会议。
戴相龙在演讲中指出,工业化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新型工业化就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提高工业化的水平。天津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就是,工业仍然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从1994年至2002年,天津工业经过8年的嫁接、改造、调整,建设了一批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冶金、化工、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和环保六大优势产业,基本建成了移动通信、轿车、无缝钢管等十二大产品基地,使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005年,六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培育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近10多年来,天津工业一直是拉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力量。全市GDP的50%,税收的60%,出口的80%以上都是工业创造的。
戴相龙说,在工业发展中,天津始终把节约资源、节能降耗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优化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全市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均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新型工业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戴相龙说,今年,国家把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正式纳入全国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批准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调整提升了天津的城市定位。滨海新区要围绕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目标,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化工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临空产业区等七个功能区。当前,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各项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到2010年,天津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800亿元,分别比“十五”末翻一番。滨海新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8500亿元,占全市的60%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50%。展望未来,天津工业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滨海新区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把天津建成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工业基地,成为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
戴相龙说,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全国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不仅为天津和环渤海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也给世界工商界更好地参与对中国的投资合作提供了无限商机。天津将努力创造国际一流环境,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为各国工商业者在天津全面有效合作提供优质服务。
本届世界工商协会论坛以“对话、协商、合作”为主题,交流政府、协会、企业、经济理论界在推进世界工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个行业组织与120多家企业,共500多人出席论坛。
又讯世界工商协会论坛昨天下午举行题为“滨海发展·企业合作”的分论坛。与会中外嘉宾围绕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这一热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市长戴相龙出席分论坛会议并发表演讲,介绍天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有关情况。市委常委、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皮黔生主持分论坛会议。
戴相龙在演讲中说,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要切实发挥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入进行企业、科技体制、涉外经济体制、金融、土地、农村体制、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制度、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等九个方面的改革。经过努力,创新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率先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国家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为全国改革与发展积累经验。
世界贸易论坛秘书长苏吉特·乔德瑞,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副总裁赵庆生,丹麦维斯塔斯风电设备中国公司总裁姚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伯溪等到会演讲。与会中外工商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对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给予高度关注,并就滨海新区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生态与环境保护等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责任编辑:黄成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