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0月31日,在中国青年志愿者前往埃塞俄比亚的出征仪式上,青年志愿者纷纷合影留念。本报记者赵青摄 | 今年是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今天,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召开前夕,50名来自祖国各地的援外青年志愿者从北京启程,前往具有“非洲屋脊”之称的埃塞俄比亚开展服务。两个“50”的巧合重叠,在中非关系不断向前迈进的这一时刻,显得格外有意义。
去年8月,12名中国青年志愿者首次走进非洲,赴埃塞俄比亚开展服务,使非洲人民真切地感受到年轻的中国志愿者们扎实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
“第一批志愿者在埃塞俄比亚的服务非常有效,而且非常成功,正是基于此,才有了你们第二批志愿者。”10月28日下午,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海尔·基洛斯在与今年的赴埃志愿者服务团成员交流时,再次肯定了中国志愿者的服务,称对当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今年9月,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启动了2006年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在全国5000多人的报名队伍中,50名社会各界、不同专业背景的青年通过了严格选拔,组成迄今为止我国派出的规模最大的援外青年志愿者服务团。
从12名到50名,不仅仅是简单的人数上的增加,其背后更是中国不断强化的“软实力”的外在表现之一。
前不久,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访问学者乔舒亚·库兰奇克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正悄悄地调整对外政策方向,成为“软实力”的新的拥护者,把外交影响力、文化魅力以及经济实力结合起来,通过实施软实力外交战略,已产生非凡成就。
库兰奇克在文章中还特别提到了海外志愿服务在软实力外交中的重要意义。她说,中国甚至创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和平队,即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与美国的和平队一样,它向发展中国家派遣青年工作者,如缅甸、埃塞俄比亚和老挝,从事长期社会援助项目工作,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善中国的全球形象。
据了解,从2005年开始,商务部把援外青年志愿者赴国外服务工作纳入到国家对外援助工作的整体框架。
今年1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的政策文件》,其中明确提到要鼓励并引导志愿者赴非洲国家服务。
今年4月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访问非洲时,在尼日利亚的国民议会发表了重要演讲,其中提到“要鼓励中国青年志愿者赴非洲参与建设事业”。
今年6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南非举行的首届中国南非商务合作论坛的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也指出“支持中国青年志愿者来非洲工作”。
一系列措施和讲话,表明我国政府正有意识地将青年志愿者援外工作纳入到新时期外交的战略部署中来。
尽管由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启动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从2002年5月开展至今,时间并不长,但一个个被刷新的“第一”,不断丰富着这项服务的内涵。
老挝是第一个项目,象征着中国的青年志愿者走出国门。2005年2月,18名青年志愿者赴泰国海啸灾区参与海啸救灾的志愿服务,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者第一次参与了国际救援工作。2005年8月,埃塞俄比亚项目的启动象征着中国青年志愿者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
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这样多的突破,这种赴外服务的形式本身也具有诸多无法取代的优势。
商务部对外援助司副司长、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赛旦霞分析说,援外青年志愿者投资少、收益大,方式灵活、丰富,拓展了对外援助的内容。此外,援外青年志愿者志愿行动有助于打破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的差异,迅速建立起中国人民和受援国人民在文化和感情交流方面的桥梁,并且通过开展援外青年志愿者服务,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青年人员。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长、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工作联席会议副主席王雪峰表示,今年援外青年志愿者工作将本着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增加服务国别、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争取今年选派150~200名中国青年志愿者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服务。
王雪峰介绍说,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通过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多个地区的国家进行联系,很多国家反馈回来的信息都表明他们对中国青年志愿者的需求非常强烈。其中,埃塞俄比亚一个国家就提出了360多个岗位的需求。经初步统计,所有反馈回来的志愿者岗位需求人数加起来已超过千人,大大超出了预期。
“海外志愿服务受欢迎的程度,使我们对继续做好这项工作,把这项工作做大做强充满信心。”王雪峰说。
本报北京10月31日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