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径1米多的大轴承旁加上一根小小的焊条,根据焊条与轴承飞转时的距离,就能准确判断轴承内部是否正常运转;把一根受力几十吨的杠杆改造成可以分别拆装的3截,将设备维修时间由3个小时压缩到15分钟以内;一个“星形工作法”,缩短了作业时间,先后8次刷新生产纪录……
这些看似简单,实则能解决大问题的技术改造,都与天津港一位码头工人——孔祥瑞有关。 初中毕业的他,在天津港工作30多年,创造科研成果150余项,为企业创造效益8400多万元。
一名初中毕业生为什么能解决大问题?与孔祥瑞共事10年的煤码头公司总经理史文利说:“他是从生产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蓝领专家’。”
1972年,初中毕业的孔祥瑞到天津港当码头工人。当时作业条件艰苦,加上天津港离市区远,一开始孔祥瑞并不太安心工作。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好师傅金贵林。当时孔祥瑞学的是门机操作。门机当时是港口用来吊装货物的先进设备。金师傅说:“这是港里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岗位,你干好了,别人说你行,你干不好,别人说你笨蛋。”
“没有学历行,没有知识不行”,看到师傅因为技术好特别受同事的敬佩,孔祥瑞决定“干就干出个样来!”他开始主动研究技术,平时一有空闲,就把一些坏了的机械部件拆开,弄懂里面的结构。慢慢地,他成了队里的“能人”。
改革开放后,天津港的货物吞吐量明显增加,孔祥瑞所在的门机队成了全港的“主角”。但是由于设备跟不上,当上了值班队长的孔祥瑞这时更怕门机坏,怕别人说他这个队长不行。
一天早晨,正赶上装船,一台门机坏了。当时交通通讯都不便利,把维修工找来用了3个小时,来了之后修不好,又去请高手来修,整整花了8个小时。这件事让孔祥瑞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门机维修技术拿下来。不久,孔祥瑞成为队里第一个任何型号门机都能开,台台都会修的多面手,“门机大王”的称号也在工友中叫响。
眼看门机被一套套先进设备取代,他又动了学习的念头。孔祥瑞给自己定了一个“自助餐”式的学习方法,就是缺什么学什么。他找来与设备有关的机械原理、液压、电工、材料等方面的书,不懂的就找技术人员请教。一旦设备运行维修中遇到什么问题,他就找到书中相关的知识点,再把书上的东西用于解决日常问题。
2001年,天津港制定了冲击亿吨大港的奋斗目标。当时孔祥瑞所在的六公司承担了2500万吨的任务指标,是全港总任务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18台门机,一下子要比上年增加近30%的工作量。那些天,孔祥瑞天天站在门机下面琢磨,希望这些他闭着眼睛都摸不错的“老伙伴”还存在他不知道的潜力。有一天,孔祥瑞干脆爬上船,近距离观察门机抓斗的动作,他突然发现门机抓斗放料时,起升动作有个16秒左右的停滞。能不能把这个作业空当利用起来,提高工作效率呢?他和队里的技术骨干对指挥门机抓斗的“大脑”——主令控制器进行革新改造,将手柄移动轨迹由“十”字形变成“五角星”形,成功地挤出了15.8秒。改造后,每台门机平均每天多干480吨,大大超过了预定指标。2002年,以孔祥瑞名字命名的“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被评为天津市职工十大优秀操作法之一。
2003年,孔被调到天津港煤码头公司,任操作一队队长,负责进口的价值8亿元的自动化联动传输设备。接手这套设备两年多来,孔祥瑞带领职工们不仅熟悉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设备的操作,不断完善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用养修”制度,还针对这套设备的缺陷,进行了50多处大大小小的改进。
“就算我浑身是铁,又能打几个钉?我就是一个普通工人,这些技术改进都是和同事一起完成的。”孔祥瑞说,他现在戴的大红花,是由许多“小红花”组成的,这些“小红花”代表着同事们的共同努力。
本报天津10月31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