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倪明通讯员史剑)广交会一开,广州一些重要路段就塞车的“保留节目”什么时候能成为历史?记者从广州市建委获悉,针对今年广交会交通之“痛”,广州已着手制定相关对策:如流花隧道将帮流花馆减压、双塔路“搭上”琶洲馆、加紧论证“水上巴士”、广州大道一路无红绿灯……明年广交会有望少添堵。 现状
现有路网承载能力不足
不少市民也反映,不仅展馆周边道路几乎全天塞车,新、老展馆之间的联络通道每逢闭馆也必“肠梗阻”,甚至连运力最强的地铁,也“破天荒”出现高峰期“挤爆棚”。
据交警部门介绍,交易会塞车的原因基本还是那几个老问题。今年以来机动车增速加快,平均每天上牌300多辆,高峰时达到500多辆,车多路少,是近期拥堵反弹的主要背景。其次,交易会塞车再次暴露出广州中心区、海珠区路网结构不完善的问题。由于新港路——昌岗路是海珠区主要东西向通道,解放北路也是广州北部地区与中心区联系的主要南北向通道,两条道路平时已“不堪重负”,交易会期间又作为两个会馆的主要集散通道,大量新增交通无异是“雪上加霜”。
再次,解放北路东风立交的交通瓶颈还未根本改善。由于高峰时期由北往南的车辆上不了高架,堵在解放北流花路口,连累南往北的车辆也堵得一塌糊涂,一旦发生违章、事故,整条道路几近瘫痪。另外,交通宣传不足,司机不熟悉新快速通道也是一个原因。目前,从广州市区进入琶洲,本可通过非常顺畅的新通道科韵路,但很多司机还是“习惯”走黄埔大道——华南路。
对策一
打通流花湖隧道
为改善广交会期间交通,市建委负责人介绍,他们已制定不少新对策,预计明年起陆续实施。
据悉,为进一步改善北部地区交通,市建委正在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打通流花湖隧道,增加北部地区南北向通道,为解放北路“解压”。而在改善天河、海珠地区交通方面也有一系列“药方”,首先,进一步完善会展中心周边路网,如正在实施的滨江路延长线工程,将加强琶洲岛与西面地区的联系,而且向东延长珠江夜景的风景线。连接赤岗塔与琶洲塔的双塔路一直穿过直到南北走向的会展西路,与科韵路相连。南部正在规划建设滨河路,与新港东路平行,作为琶洲地区二期工程,黄埔涌北岸的东西交通可借此分流。
对策二
科韵路2008年直通北环
猎德系统一期和二期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广州大道将开展全线快速化改造,“升级”成一路无红绿灯,与华南路、科韵路一并构成南北向交通快速集散通道,为中心区特别是天河、海珠区提速。该负责人透露,快捷路系统近期新添三座过街设施,“将黄埔大道一路快速连接到科韵路,争取2008年,科韵路也通过黄埔大道快捷地与北环实现直接联通,这样北部地区往琶洲的车辆就可以更快。”
目前正在实施的东二环黄埔大桥、京珠广州段高速、新光大桥等项目,将进一步减小过境交通对市区道路的影响;花城大道延长线全线建成后将有效缓解黄埔大道压力。
此外,市建委正委托交通研究部门,加紧论证“水上巴士”,等到紧靠珠江的会展中心规划码头建成完工后,市民还可以乘坐“水上巴士”一路观光前往广交会。
贴心提醒
南部地区去会展中心可以利用南部干线、新窖南路进入科韵路直接进出会展中心,而东部、北部地区可以利用北环高速、广园路、临江大道进入科韵路到会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