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0月31日《江南都市报》载,近日,江西省“民声通道”发布第十九期情况通报,对群众建议和反映的关于教材价格、生态环境、乱收费等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十起典型事例的办理情况予以公布。
“教材价格”、“人民切身利益”、“典型事例”,这么多关键词连在一起,想让人不关注都难。 然而,仔细读下去,我一阵失望——教材价格调整涉及的只是“尾数”而已:从2007年春季开始,教材价格尾数只出现角和5分,即1、2分退0,3、4分进5分,6、7分退5,8、9分进角。
“教材价格尾数”的调整,依然是有“取”有“舍”的,说它“减少学校收费麻烦”当然没错,但有关部门说它“本着维护学生利益”而调整,就有点夸大其词了。其实,就算“教材价格尾数”全部舍掉,又会有多少家长欢呼雀跃呢?与“教材价格尾数”相比,群众更关心“前数”;与整个教材价格相比,群众更关心的是其他教育收费情况。
教育收费问题多多,“教材价格尾数”实在没有资格进入“典型事例”之列。我并不是说江西方面做错了这件事情,而是说,这件事当然该做,但有关部门应注意,需要回应群众所反映问题的地方,还有很多。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样的“典型事例”意义才更大。如果大问题的解决遥遥无期,在处理一些小问题后就冠以“涉及人民切身利益”、“典型事例”、“维护学生利益”的帽子,只会让群众从乍一看时的“希望越大”跌入看完后的“失望越大”。
李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