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帮助他们,我乐意捐”
责任中国“关注灾区·重建校园——书画名家扶贫助学”活动获众多书画名家支持
今年夏季,粤北和粤西受洪灾侵袭,灾区的许多学校受到严重破坏。现在,受灾的学校,仍面临着艰难的重建修缮和复课任务。 在南方都市报即将迎来十周年之际,本报与广东省教育基金会、南方书画院联袂合作,启动责任中国“关注灾区·重建校园——书画名家扶贫助学”公益活动。
活动得到了广东书画名家热情响应,他们纷纷无偿捐赠画作,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筹集更多的善款,重建灾区学校,让孩子们的学习不再受到灾害的影响。本报记者采访了此次公益活动的教育部门官员,以及热心扶贫助学的书画名家。
文传道(省教育厅巡视员)
发动社会力量筹捐款
广东省教育厅巡视员文传道向记者介绍,虽然现在广东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但各地经济发展还存在差距。
他介绍说,广东省教育基金会是一个以“奖优扶贫”为宗旨的组织,举办以“书画名家扶贫助学”为主题的一系列公益活动,是考虑到艺术家的艺术造诣高、影响力大,且大多具有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对扶持教育有很高的热情,所以基金会希望通过充分发挥艺术家的积极性和影响力,以及本报等媒体的宣传进一步发动社会的力量,筹集更多的捐款。“如果需要,这样的活动会一直开展下去。”
杨之光(国家一级美术师)
只要有可能,都会参加
作为第一个被国家文化部授予“爱国义举”称号(1997年)的国家一级美术师杨之光一直热心于公益活动。参加了多少次扶贫助学活动、捐赠了哪些作品,他都记不清了。杨老说:“只要有可能,我都会参加。”
说到自己把1130多幅画无偿捐给博物馆,杨老说:“我的画来自人民,即使是画里的模特,也是来自人民,就要还给人民。把这些画变成私人的,传给子女,没什么意思。”
黎玉山(珠海市老年书画会会长)
书画扶贫机缘巧合
年过八旬的黎玉山老先生现任珠海市老年书画会会长。他原为珠海市斗门区人大离休干部,因为爱好国画,他热心攻读中国书画函大,师从岭南派国画大师黎雄才教授,为广博画艺积极求教于林墉、汤小铭、王玉珏等知名画家。
黎老表示,自己一开始参加书画捐赠扶贫的活动,是出于机缘巧合。当他听说活动的消息后,立即捐出了三幅自己与书画名家共同创作完成的作品。
在黎老的印象中,山区贫困学生的生活条件比较差,校舍简陋,危房较多。他表示,“与书画名家合作的书画是很有纪念意义的,我自己是不会卖出去的。但是只要能帮助贫困学生,我就十分乐意捐出去。”
许钦松(广东美术协会主席)
最大心愿:资金用到贫困生身上
类似今年3月份启动的“书画名家扶贫助学”公益活动,迄今已举办了四次。每一次,都少不了广东美术协会主席许钦松的身影。对此,许钦松的解释是:“在其位,谋其政。”
每一次“书画名家扶贫助学”活动,许钦松都会以发通知或者会上附带通知的形式组织画家为活动募捐(包括钱和画作)。当然,他总是自己带头捐出作品。许钦松说,参加公益活动,艺术家们都很自觉、积极。“这是书画家出于一种对公益事业的责任感,是一种对社会的回报。”
许钦松说,画家扶贫助学,都是发自内心的,实实在在为社会提供帮助,不是为了出名获利来做这些事情。筹集的资金能真正用到贫困学校和贫困学生身上,是书画家最大的心愿。
邬邦生(肇庆市文联副主席)
希望孩子们在读书的年龄去读书
肇庆市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邬邦生是第一次参加“书画名家扶贫助学活动”这样省级大规模的公益活动,他一口气就捐了十多幅画作。
作为画家,他常常到乡下采风创作。“那些地方有很多孩子没有钱读书,或是进了学校,因为贫寒等原因中途辍学。看到这些情况,我很同情。我希望孩子们能在读书的年龄去读书。”邬邦生认为,艺术家要看重自己的作品,更要看重作品对社会的作用。
本报记者 许黎娜
实习生 郑琼弘 何文彬
图:
杨之光作品《速写西班牙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