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陆是这个星球上最贫困的地方,它拥有世界人口的13%,却只占世界GDP的3%。战后,世界经济保持了连续的增长,然而非洲却是一个例外。根据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逊的研究,1980年至1998年,非洲的人均收入一直在下降。 撒哈拉以南非洲13个国家的人均收入,1998年只相当于1980年的72%,其中扎伊尔1998年的人均收入只有峰值(1974年)的30%,安哥拉则为峰值的36.6%(1970年)。当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东亚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书写着高速增长的神话时,非洲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战乱、疾病、饥饿和债务。全球化带来的繁荣扩展效应,总是绕过非洲,它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但是,最近几年,非洲经济停滞的局面已经被持续的增长所取代。2004年-2005年,非洲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3%和5.4%,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6年非洲经济增长率为5.4%。经济学家在讨论非洲经济“亮色”出现的原因时,认为“中国因素”起着十分显著的作用。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具体到非洲,有学者测算后指出,2005年中国对于非洲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达10%。这些数字的准确性或许会有争议,但是活跃的中非经济关系在推动双方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根据中国官方的统计,2005年中非贸易额接近400亿美元,2006年全年预计将超过500亿美元,增幅惊人。
虽然中国政府对非洲的发展援助在中非经贸关系中仍然占有相当突出的分量,但是,市场力量越来越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市场力量向非洲扩展的动力机制,乃在于中非经济的互补性比较强: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积累了强大的生产能力,而非洲由于长期战乱,生产能力投资不足。我们注意到,中非贸易最近几年,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局面,2006年比2005年净增100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总量却很少,总计只有11亿美元。这反映出中非经济关系是以贸易为导向的市场力量驱动的。中非经贸的另外一个互补性是能源合作,在这一领域同样也是市场力量在起主导作用。
中国在非洲的存在,清晰地体现着中国模式的扩展效应。我们注意到,非洲一些国家的政府对于中国的开发区模式、自由贸易区模式表示了很大的兴趣,他们以优惠的条件吸引中国企业去投资。中国市场制度的特点,得到了非洲一些国家的认同。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市场体系,中国模式的市场制度对非洲大多数国家,更有吸引力,也更为适合其经济发展水平。其次,中国的经济增长比非洲早了二十多年,具有先发优势,处在产业链的高端,技术水平也相对较高,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中非被纳入到同一产业分工体系中。
世界经济体系中正在呈现出一个深受中国影响的贸易世界。这种秩序类似于日本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在东亚地区构建的雁阵体系,只不过中国市场扩展秩序在规模上要更大,它将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产业分工体系。进入这一分工体系的国家和地区,将分享共同的繁荣。
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来看,每当有新兴大国进入世界经济体系中,总要带动若干区域的经济起飞。从目前的态势看,全球化、市场秩序的扩展,以及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加入到世界市场体系中来,为非洲的经济起飞,创造了条件。这块饱受殖民主义掠夺和压制之苦的大陆,正在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
我们注意到,国外某些舆论对于中国在非洲的存在感到担心,批评中国在搞“新殖民主义”。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是市场扩展的自然结果,而且中非经济关系不存在排他性安排。事实上,中国同非洲的贸易额虽然上升较快,但投资总量远比不上美国。据《青年非洲》报道,美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约占非洲大陆吸收的外来直接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一,到2005年,美国对非洲的投资为200亿美元。另据一项统计,美国能源部2003年对非洲的石油投资达100亿美元,而中国当年对非洲的投资总额只有60多亿美元。中国模式的市场秩序将不会是独占的,而是在与其他的市场秩序并存和竞争中,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