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各大媒体都宣传了安徽黟县教学点老师汪来九等人的模范事迹。笔者从汪老师的感人事迹中,想到了教学点教师这个亟须政府和教育部门关注的群体。
以恩施市为例,到2006年春季学期末,该市有小学(不含特殊学校)301所,其中教学点就有92所,占小学总数的35.56%。 除两所教学点各有两名教师外,其余的90所都只有一名“全职”教师。他们要教多级复式,要当校长、教师、炊事员、保育员。他们把自己的精力奉献给了大山的孩子。
教学点的教师一般都是当地农村的“半边户”,且年龄偏大(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和外地教师难以分到教学点)。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常常遇到困难,甚至生病后因请不到人代课也难以离校治疗。
虽然现在寄宿制的完全小学不断增多,其硬件建设也日臻完善,但一二年级的学生还是难以进入寄宿学校。加上在调整小学布局时,有些村寨的干部和村民担心孩子太小难以适应寄宿学校的生活,又不愿撤点。这样,教学点就还有存在的需要。所以,教学点的建设、管理及教师的安排、待遇等诸多问题就明显地显现出来。我们恩施市如此,其他县市也大同小异。希望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将教学点教师的问题列入议事日程,使义务教育和谐发展。(恩施市教育局吴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