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科→硕士→博士→留校,中国高校严重存在近亲繁殖,“肥水不流外人田”思想与“尖子生”选择余地小也是造成高校近亲繁殖的主要原因。这使得最近十几年来学术创新缺乏重大成果,平均的创新水平非常滞后于投入,学生没有超越老师的勇气,大学不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氛。 |
评论:“近亲繁殖”造就“鱼缸式高校”
24岁的马天亮(化名)因为导师前几天的一次谈话而心烦意乱——导师希望他继续攻读自己的博士,并留校任教。
马天亮是上海一所名牌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从考入该校本科,他已经在这所大学学习、生活了6年多,他渴望走向社会,到一家自己心仪的公司工作。留下还是走?这是一个问题。
实际上,本科→硕士→博士→留校,沿着这条道路走过来的人在马天亮所在的高校并不少见,即使不是“根正苗红”,也至少“穿了个马甲”——在这所高校读了个博士,虽然近几年学校每年都会从校外引进一些师资,但“一半以上还是从本校留下来的”。 马天亮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学院关系“错综复杂”,“如果按以前的师徒辈分算可就乱了,我导师的学生也是我的老师,有的老师得叫一些资格老的博导‘曾师爷’了”。
本科、硕士、博士、留校任教一辈子就呆在一所学校
“近亲繁殖”,这个中国高校的老话题,因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顾海兵教授的一个调查,最近又重新成为高教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也许是因为自己不在“近亲繁殖”之列,顾海兵教授才有勇气做这样一个调查。
实际上,顾海兵教授所做的调查只是选择了中国知名度比较高的17所大学,而且仅以其财经类学院或系为对象。在被调查的987名教师中,有604人毕业后直接在母校任教,占所有教师的62%,只有300名教师就职的学校与他曾经就读的学校并不一致,这一比例只占30%;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行对比调查的海外6所院校的教师,几乎没有人在取得最高学位后一直留在本校工作。
记者从一项调查中获悉,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教师中,来源于斯坦福大学的最多,比例占16.9%;英国剑桥大学的教师中,牛津大学毕业的最多,比例为10.8%;德国柏林大学的教师中,来源于慕尼黑大学的最多,占11.2%。
顾海兵表示,研究这一问题的大背景是中国最近十几年来学术创新缺乏重大成果,平均的创新水平非常滞后于投入,学生没有超越老师的勇气,大学不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氛。“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近亲繁殖”。
顾海兵教授的调查范围并不大,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高校的“近亲繁殖”现象确实非常普遍。
记者选择了东北一家师范大学,随意抽取了两所学院,其中一所学院12名讲师有11名都在本校学习过,而且有5名讲师是“本科、硕士、博士”一条龙读下来的;另一所学院,11名讲师有10名都在本校学习过,其中4名也是“一条龙”读下来的。
而另一项关于中国高校法学院师资的研究显示,北京一名校法学院具博士学位的52名教师中,有26人是在该校获得的博士学位;而武汉一重点高校法学院拥有博士学位的37位教师中,有34人从该校获得博士学位,比例高达92%。而在中国的一流法学院中,除了一些不能自己培养博士的新兴法学院,其他的都存在相当严重的“近亲繁殖现象”。
“五六十年代的本校本科毕业生现在都是名家泰斗,七十年代(‘文革’工农兵大学生)毕业生熬成知名博导,八十年代初的本校毕业生大都在权术和学术之间挥洒自如,九十年代的毕业生通过读研留校成为中坚,优势的基因近亲繁殖,只能变成怪物。”上海一所知名高校的老师这样对记者说。
专业“南北鼎立”绝不相互送研究生
顾海兵认为,由于中国高校严重的近亲繁殖程度,其学术性、创新性、创造性低下就是极其自然的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也认为,学术研究的“近亲繁殖”是造成中国最近十几年来,学术创新缺乏重大成果的主因。
马天亮的硕士毕业论文题目是导师确定的,实际上,他对导师定的题目兴趣并不大,但从读研开始,导师就确定了他的研究方向。马天亮后来才知道,自己的研究课题也是导师在做的一个大课题的子课题,而导师带的几个博士、硕士生的研究课题也基本上都在导师的大课题范围内。“导师有导师的想法,我们有我们的观点,但我们只能在导师的框框下进行研究。”马天亮说。
马天亮所在的专业和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同专业“南北鼎立”,两家的观点也各成一派,虽然表面上都很客气,但实际上暗中较劲,互不买账。
马天亮告诉记者,他听师兄说,两个专业的学生十几年来从没交流过,“我们系的本科生,除非换专业,只考本系,不可能去考北京那所学校,硕士生考博士也是如此”。
朱清时教授指出,自然界中的“物竞天择”保证了基因的多样性,使生物得到进化。而科学领域中思想和方法的多样性同样也保证了科学的不断创新。
“如果一个团队都是师生关系,老师的话你能不听吗?”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用一句玩笑阐述了近亲繁殖的危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