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留校成了难以摆脱的惯性
朱清时认为,“肥水不流外人田”思想与“尖子生”选择余地小是造成高校近亲繁殖的主要原因。
因为从导师的角度讲,把弟子留在跟前,办起事来更方便,有利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留在导师身边,凡事都有人“照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李隼则认为,改革开放初期,存在着人才匮乏的窘境,国内有科研人才培养实力的机构不多,科研梯队的建设还是主要依靠自己培养,自己消化,近亲繁殖不啻是一条高效的人才生产流水线。因此其在当时是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的。
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这种合理性所依赖的社会历史条件渐渐地消解了,当下高校近亲繁殖状况更多地由社会心理和人事制度因素造成。
“人事部门和负责引进人才的领导也是中国人情关系社会的一分子,在师生之情、校友之谊面前,或出于关怀,或碍于面子,有什么选择,比留自己的毕业生更省事、更自然?”
顾海兵认为,高校学术近亲繁殖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中国大陆的不少高校还是一个行政化的大学,行政化大学的层层领导是以追求自己的小圈子利益为目的,而不是以追求学术为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教授都希望用自己的人,扩大自己的地位影响,因此会出现“近亲繁殖”。
在很多校长,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校长看来,“尖子生留校”实在是无奈之举。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因为中国不像美国,没有一批水平相当的、最优秀的高校,“因此我们的博士后、博士毕业后,留在国内高校选择余地很小”。
不过,顾海兵对此观点有不同意见,他认为,一流学校,不等于所有专业、所有学生都是一流的,因此让自己的毕业生留校任教对本校的学术创新贡献很难说比聘请其他院校的毕业生任教对本校的学术创新贡献更大。
记者也了解到,一般高校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很难到一些名校任教,又不甘心到同等水平高校任教,最后还是留在自己的学校了。
硕士生、博士生招生导师多倾向于要本校学生
在中国的大学里,“考研”、“考博”以及“本硕连读”、“硕博连读”也是高校师资近亲繁殖的重要原因。
记者拿到一份2005年的数据,天津某名校物理学院光学专业,12个人报考本校,考上9个,考取比例为75%;3个报考外校,考上1个,考取比例为33%。武汉某名校新闻专业,23个报考本校,3个没考上,考取比例为87%;16个报考外校,考上3个,考取比例不到20%。
“对于外校,特别是一些不出名的地方院校的考生,名校或多或少会有些偏见。导师都倾向于要本校或本地的学生,考研中的这种近亲繁殖的现象,是研究生招生中公开的秘密。”上海某名牌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李奇(化名)说,他毕业于贵州一所普通高校,考了两次才考上这所名牌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第一次就是在复试时被淘汰的,以前从来没和这所学校的老师见过面,复试要淘汰也肯定淘汰我们这些外校的”。
高校的近亲繁殖现象非常普遍,很多高校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试图改变这种弊端。
早在几年前,华东师大就规定每年招收的毕业生中,本校毕业生不能超过50%。2003年,北京大学提出了教师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原则上不直接从本院系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新教员。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面向社会举行过人才招聘会,拿出近1亿元资金“诚招”天下英才。在前来应聘的1300余人中,有近百人是海外归国人员,超过2/3是外校毕业生。而四川省教育厅日前确定的“十一五”期间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就强调,要严格控制教师的近亲繁殖,普通高等本科学校,具有校外教育经历的教师要达到教师总数的70%以上,其他高等学校具有校外教育经历的教师要达到教师总数的8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