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同样跌1300元,有的手机用了三个月,有的手机却要一年,这里面是否有规律可循?有的!如果你掌握了各个品牌手机的降价规律,你就能在最合适的时候出手买下你喜欢的手机了。
快报价格指数跟踪两年
解密品牌手机降价规律记 者 陈园园/文 李建刚/摄
这几天,如果你去手机卖场购买索爱K790C手机,讨价还价一番,可能花3300元就能买下。就在3个月前,被称作首款影像手机的索爱K790C在杭州露面,价格是4600元。熬足三个月,便宜千余元,对很多消费者来说:值得。
每一款手机都经历着从高调登台到隐退江湖的过程。在合适的时间买合适的手机,成了一门学问。
快报手机价格指数已经对杭州市场上手机价格跟踪了两年,通过对积累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手机品牌各有价格调整规律。
在这里,我们分别选择了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和索爱四大手机品牌的8款主流机型为例,它们有以下相似的地方:首先,均为上市价格4000元以上的中高端手机;其次,上市至今有1年至1年半的时间,符合长期观察的时间要素;最后,这些机型属于各品牌的旗舰性产品,它们的定价及调价规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星、索爱
跌幅集中在前三个月
案例:去年2月份,三星D508以近6000元的售价高调上市,让很多买家望而却步。谁也没有料到,这款明星手机在两个月内价格一路下滑,并在五一黄金周之前跌破5000元的关口。类似的状况在三星D808身上又重新上演了一次。三星D808是今年3月份正式露面的,当时杭州卖场开出最低的成交价约为4000元上下,连续几周出现百元降幅,第一次大面积价格滑坡也出现在两个多月后,3480元的售价距上市价相差500余元。
索尼爱立信去年至今推出的多款新机,也是在推广初期大幅降价。拿去年8月份推出的首款音乐手机索爱W800C来说,上市价是4680元,10月份跌至3980元,在随后的3个月里,再度跌破3500元,5个月的下调金额近1200元。
说法:新机上市初期,通过一两次力度较大的调整,挤掉大量的水分,是一些手机品牌常用的降价策略。
“拿三星的大部分机型来说,通常一款新机上市前,厂家会采用一个试探性的价格做前期推广,这个定价往往高于合理的市场价位。”话机世界一位商务经理分析,由于三星手机一直走中高端路线,拥有一批消费能力
较强的消费群体,即使新品的定价偏高,也容易被市场消化。
一向对时尚风潮保持敏感嗅觉的索爱公司,采取的定价策略也大同小异。近一年来,索爱多款新机都不低于4500元,但不用多久便降了价。“索爱公司的市场指导价与市场反应并不合拍。前期推广的诸如音乐、影像手机等新概念,很符合年轻一族的消费心理,但价格偏高,刺激不了新机的销售。”一位综合家电卖场的销售主管说。
购机建议:可以看出,在最初2至4个月内,这些品牌机型通常会经历一至两轮的大幅调整,根据手机定位和市场反应确定合理的价位,然后保持相对稳定的价格走势,即平均每3个月500元的降幅。
因此,喜欢购买这种类型的新手机,又想讨点便宜的消费者,不妨按捺一下迫切的购物欲望,在新机上市的两个月内静观其变,半年之后的价格会调整得相当理性,降价的频率和幅度都会减缓。
诺基亚、摩托罗拉
喜欢均匀降价
案例:从横空出市到隐隐退场,它们的走势有条不紊,一次调价超过300元的情况很少出现,短时间观察,很难察觉到一直下调的趋势,这是以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为主的手机厂家坚持的调价方略。
诺基亚6681于去年4月份以约4800元的价格出街,消费者盼着能早些降价。可是3个月过去了,手机便宜了300元不到,之后的两个月只有一次500元降幅。同一时间露面的诺基亚3230调价轨迹相类似,从7月开始第二轮调价,平均每隔5个月下跌500元。从2955元到目前的1700余元,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
热门机型摩托罗拉V3(黑)下调500元用了4个月,出道近三年的V3无论处于哪个价位档,销量都高居榜首,无形中拉长了调价周期。商务手机MOTOA1200也保持了4个月跌幅不超过500元的稳定状态。
说法:“诺基亚等手机厂家会喜欢弱化降价的痕迹,让消费者感觉不出价格的起伏,目的是使产品显得很保值。”五星电器的一位销售主管分析。
购买建议:以3至4个月为一个观察周期,这类手机的降幅会趋于明朗。跌破第一个千元的临界点之后,下降的趋势渐渐放缓慢,因此,消费者可以先假设一个心理价位,然后依照这样的周期性规律,来预期大致的购买时间。比方说,看中的手机现在是3000元上下,而能承受的价格是2000元,那么最快也要等上半年。
共性:
上市前六个月
价格最为颠簸
目前,一款手机在市面上流通的时间通常不下两年,其中诸如诺基亚7610、摩托罗拉V3等经典机型的生命力超过三年,虽然调价的周期有长有短,但从产品的价格走势图表上不难看出,各品牌厂家都不约而同地把调整重心放在前期,“产品上市初期的表现,是厂家准确判断其定位的依据,同时也能估计单款手机的潜力。”一位手机厂家的区域经理说,手机上市后的六个月是价格最颠簸的时段。
与去年相比,今年上市的新机在定价上更为理性和合理,之前动不动就给高端机定6000元以上价格的现象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4500元这个定价杠杆,所以,高端手机一跌千元的场景不再频繁上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