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乘公交车的一段尴尬经历,中午便在经常光顾的论坛上惟妙惟肖地还原了出来,作为当事人的周小姐有些愤懑,昨天向本报热线进行了反映。根据她提供的线索,记者发现,名为“偷听上海”的语录眼下受热捧,虽然录音不透露个人信息,但很多网友认为这一做法侵犯了个人隐私。
(戴劲实习生 朱璇)
尴尬经历被偷听传播
“昨天早上从浦电路站上了01线,第一次坐这车,不知道是无人售票。”周小姐告诉记者,当时投了五元纸币后,直接要求司机找零,却被车厢语音提示:本车无人售票。周小姐当时不知该怎么做才好,最终零钱没等到,尴尬地下了车。
回到办公室,时隔还不到三小时,周小姐竟在论坛上的“偷听上海”语录里发现了自己的经历,并且回帖的网友已很快达到20多个。“只觉得身边多了个跟班,心里特别不舒服。”周小姐无奈地说。
他人私话网上“共享”
记者随后在网上搜索“偷听上海”,找到相关网页约335000篇。点击进入后发现,快餐店门前一位时髦女郎的手机通话,小区绿地上两名巡逻保安之间的交谈,地铁早高峰时的乘客争执,甚至电影院亲密情侣的耳语等都被“偷听”了进来。
记者粗略数了一下,这部关于上海的偷听语录已被超过10家的知名论坛转载,网友的累积点击量接近16万。与单个火爆的热帖不同,记者发现这个帖子引发了连锁效应,从最早的“偷听北京”,一直到流行在当下上海年轻人间的本地偷听语录。
“偷听”是文化?恶搞?
在采访中,多数网友认为有价值的偷听是一种文化,“这种观察体会生活的形式很好”。一位ID名为“秋天的雨”的网友表示,这里所谓的“偷听”,并不是刻意去窥探他人隐私,更接近于“收集、记录”的含义,是对社会现状的原生态描述。
但也有网友对“偷听”持反对的意见。网友LUCK告诉记者,“偷听”的内容已夹杂了一些人恶搞的成分,让人觉得恶心和遗憾。还有网友指出,“偷听”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窥探欲,也是庸俗文化的表现。
“偷听”摘选
“来,我的乖儿子,爱干净点。”———小区内,一位老奶奶为宠物狗擦去嘴边脏物时说。
“我很难同你解释,到时发短信描述给你看。”———公车上两名因参加活动刚认识的学生交谈时,B问A名字中一个字的写法时,A对名字中的生僻字如此表示。
专家看法不一
内容如及隐私涉嫌侵权
上海协力律师事务所朱汉华律师认为,如果言语内容涉及到他人隐私,他认为是可诉的。“侵犯隐私权并不以动机判断,即使发表人只是抱着有趣心态,结果却对别人造成负面影响,我认为那也构成了侵权。”
言论自由不应越法律底线
对于”偷听“的流行,复旦大学社会学家胡守均认为,“偷听”反映的是变革社会各个侧面的真实情况,折射出更多的时代信息,应该重视。但同时也要讲究网络文明,不要把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拿到网上去传播,并且不能超越法律底线。
偷听动机值得深思
著名人文学者顾晓鸣认为,从“偷听”动机上分析,它还属于灰色地带,从而也不可避免得给一些反面言论造成可乘之机。“我们现在该做的,就是对这种形式进行开放性研究和监督性管理,尽快立法,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该放任自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