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非合作论坛
中国在非洲,新角色是什么
本报记者 曹 辛
上世纪60年代,当中国被美国、苏联两大集团封锁,在国际上少有盟友之际,非洲成为中国的外交前哨;70年代,坦赞铁路修建成功,更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支援世界革命的愿望受到极大鼓励。 与此相伴的,如毛泽东所说,“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
40年后的今天,非洲48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高官将齐聚北京,参加11月3日至5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共商新时期的中非合作大计。外电说“这是大陆外交史上出席国家和领导人最多的一次会议”。今年1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是“面向一个洲域发表的第一份政策文件”。
非洲,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21世纪的中非关系出现了新的色彩。促成这一巨大转变的,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从革命者向建设者的转变。正是这种转变,使我们在非洲的角色从朋友加革命输出者变成了朋友加交易者、投资者,也使中非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中非关系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包括西方嫉妒地以为我们在非洲搞“殖民主义”等,都是由上述这个中国最大的内政变化而来的。
新角色: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国在非洲的新角色是由一系列事实和数据所证明的。
就在中非论坛峰会开幕前夕,中国中土集团公司和尼日利亚政府10月30日晚签署了合同金额为83亿美元的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改造项目协议。这项工程将为5万名尼日利亚人带来工作机会。
据中国商务部亚非司司长周亚滨介绍:非洲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之一。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对非投资已达60.2亿多美元,设立企业800多家。中国已同28个非洲国家签署了投资保护协定,与8个非洲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国目前在非洲承包的工程涉及建筑、石化、电力、交通运输、通讯、水利、冶金、铁路等领域。
今年上半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56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出口110亿美元,从非进口146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0%、51%。
周亚滨预计:2006年中非贸易额将突破500亿美元。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非洲第三大贸易伙伴。
对西方大国关心的中国在非洲获取能源的问题,中国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介绍说:2005年,中国从非洲进口原油3830万吨,占当年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30%。
张玉清透露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展能源合作过程中,通过能源投资促进资源国经济发展;通过技术服务加快资源国勘探开发进程;通过技术合作与培训为资源国培养专业人才。
截至2005年底,中国在非洲投资的比较大型的油气合作项目共有27个,涉及苏丹、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14个国家。
“非洲得益于中国进入”
作为曾殖民非洲的西方国家,也注意到中非间的密切联系,其眼光中不乏羡慕和嫉妒。
法国《世界报》今年6月10日刊登题为《非洲经济得益于中国大举进入》的文章说,中国有低价的纺织品和电子产品,2005年成为非洲第一大供应者,位居法国和德国之前。中国对石油、矿产和木材有巨大需求,也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非洲第二大客户。
文章认为,中国在根据不同的国家和战略产品扩大在非洲的根基。尼日利亚的石油、贝宁的棉花、赞比亚的铜都是非洲对华出口的重要产品。2004年,中国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购买的石油占该地区出口量14.7%,购买的矿石和贵金属占13.3%,购买的木材占14.6%。
文章还指出:中国占有非洲14%的电力市场,并在建筑工程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功,因为中国劳动力的工资很低。一旦工程竣工后,这些中国人继续留在非洲,促进了中国产品的出口。
非洲主要从中国进口纺织品、鞋、电视机、摩托车,如今还有汽车。法国财政部的报告强调:“据估计,中国对非援助的70%用于资助非洲国家购买中国设备和支付劳务费用。”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不仅中国国有大型公司在非洲积极进行商业活动,中国国内一些有规模的民营股份制公司也在积极介入,有的已经进入多年,例如华为和中兴公司,他们的商业活动相当成功。
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非洲带来了市场和能源。
加大在非洲政治投入
在确立非洲的交易者和投资者身份的同时,中国也积极介入非洲地区的热点和安全事务。
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许镜湖10月18日介绍说: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自1990年以来,中国已经参加联合国在非洲的12项维和行动,先后派出3000多名维和人员。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中国向联合国在刚果金、利比里亚和苏丹的维和行动派出了成建制的非作战部队。目前,中国在非洲参与7项维和行动,共派出维和军事人员1273人。中国和非洲国家还发展正常的军事领域的合作。
据介绍,中国也通过双边途径向非洲联盟的一些维和行动提供帮助。比如,中国曾向非洲联盟在布隆迪的维和行动提供物资帮助;去年和今年,中国还向非盟提供了现汇援助,用于支持非盟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开展行动。
许镜湖透露,今后,中国要推动国际社会加大关注非洲问题,加大对解决非洲冲突的投入。
此外,鉴于非洲一直是台湾的所谓“外交”前沿,中国也加大了对尚未与中国建交非洲国家的工作。此次中非论坛,中国也向台湾在非洲的5个“邦交国”发出邀请,据外电报道,北京还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成员包括商务部、卫生部、文化部等部委的官员。
非洲是国际舞台上第三世界最集中的地方,近五十个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票数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在联合国,非洲国家曾经13次挫败台湾加入联合国的企图;在安理会改革上,非洲国家反对日本的安理会改革方案。连日本舆论都认为,日本在和中国争夺非洲国家中失败了。
新问题:“诟病”难以避免
随着中国和非洲之间经贸联系的日益紧密,泥沙俱下的情形也未能完全避免,也出现个别为海外所诟病的事实,成为中非关系中的新问题。
一是关于“中国公司在非洲部分工程质量差”的问题,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的解释是:由于自然条件、设计施工规范的差异等客观因素,中国对个别项目出现问题,当地人确有抱怨。他表示:如何教育中国公司、公民,改进监督管理机制,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
二是部分企业在非洲存在不恰当的“回扣”问题。
对此,中国政府已经有所察觉。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温家宝总理今年访问非洲访问时,特地召集在非中资企业负责人开会,郑重表示:中国对外援助的政策和方式都需要改善,反对贪污和回扣。他严肃强调,中国和非洲的合作并不仅仅是为了能源。
此外,在非洲投资时,也有个别企业忽视其应该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在公益事业捐赠、环保、员工福利等方面有所欠缺。
分析人士指出,既然是商人,就应当有商人的道德。作为交易者,理应遵守国际公认的商业道德;作为投资者,也应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新目标:自由贸易协定
据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透露:中非合作论坛期间,中方将以“加强中非合作、支持非洲发展”为主轴,出台一系列新举措,包括减免债务、免关税、人力培训和增加援助等等。而在中国政府今年1月发表的《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中恰恰也指出:在条件“成熟”之时,中国将与非洲国家谈判签署自由贸易协议。
联想起刚刚举行的中国与东盟国家峰会,特别是考虑到非洲对中国日益重要的经贸意义,人们有理由相信:与非洲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如同把中国市场和东盟市场联为一体一样,最终把中国市场和非洲市场联为一体,这是中国未来发展与非洲关系的方向。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