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37东北新闻网新闻提示:10月21日13时许,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与生物工程研发中心三楼一试剂贮藏室内的250毫升液态溴泄漏,朝阳区公安分局红旗街派出所的两位民警首先赶到,第一时间进入气体弥漫的楼内紧急疏散人员,楼内200余人在民警和赶来的消防队员的帮助下安全离开现场。 民警吸入气体后病情加重,现出现肝损伤,两人勇敢的行为受到市民好评。无任何应急设备、多单位混杂的事发实险室仍存在隐患。
长春晚报(记者海阳)1日,记者再次来到溴泄漏事件发生地———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与生物工程研发中心。该中心实验室仓库就设在三楼,仓库中存放着大量的危险化学品,其中包括当日发生泄漏的液态溴。
相继有人身体不适
顺着楼内人员的指点,记者看到这个仓库与其它房间没有任何区别,仓库防盗门的门锁已坏,门上没有任何有关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同楼的吉林伊格尔学院的人员告诉记者,当时该实验室的人就是从这个仓库向外拿药水的,后来又戴上了防毒面具。那时楼内有许多学生,他们如往常一样做事,没有人把溴泄漏一事告诉大家,更没有进行人员疏散。大家是看到楼内冒出浓烟才开始向外跑的,后来,民警上楼疏散了人员。
在仓库旁边的办公室工作的一名女士说,事发后,她出现了头晕、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几天都没见好,后来还是看了报纸才知道是因吸入有毒气体所致。“出这么大的事,不马上疏散人群,还说对人体无害,真是太不应该了。”几名当事人如是说。记者了解到,该楼还有几个人也出现了类似症状。
化学品仓库一直没标志
当记者询问化学品仓库为何不设标志时,该研发中心副主任张辉说,他们都知道地点,可随时来取化学品,因此一直都没有标志。事发前,实验室没有应急预案。10月25日他们制订了应急预案。张辉说,学校(长春中医药大学)方面表示,与民警沟通后,将对民警进行慰问。
专家:危化品应当严格管理
据了解,事发后除该校对研发中心进行了批评外,没有化学品相关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处理。市安监局危化处李处长说,他们只负责管理经营和生产危化品企业,实验室危化品属“多头”管理,教委、公安、环保等部门都有分工。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专家告诉记者,溴属危险化学品,泄漏用碱性药水中和后生成大量雾,雾有毒,遇热挥发,对人体的肺粘膜、支气管、口腔都有伤害,严重可致命,使用时要戴防护面具、穿防护服。根据相关规定,存放、使用、运送化学品的管理程序十分严格,应急预案应该建在实验室成立之时,事发后设应急预案已属违规。(新华网)[责任编辑:龙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