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东林业利用无偿外资最大项目———中荷合作雷州半岛红树林项目完成;五年新增红树林1003公顷
前天,广东省林业利用无偿外资最大的项目———中荷合作雷州半岛(湛江)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全面完成,五年来新增红树林1003公顷,有效地促进了红树林的保护和管理。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蔡延松、广东省副省长李容根、荷兰驻广州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历克文等出席了项目竣工庆典仪式。
李容根在庆典仪式上说,中荷红树林项目是广东林业生态保护的一项重要工程,红树林恢复发展已被列入全省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广东将进一步扩大林业对外合作与交流,继续加强与荷兰的合作,共同保护红树林。
项目总投资500万美元
湛江市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三面临海,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海湾众多,气候温暖,全市有红树林面积7700多公顷,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32%,占广东省红树林面积78%,是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地区。
据中荷项目管理委员会主任、省林业局局长邓惠珍介绍,中荷合作雷州半岛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是中国和荷兰两国政府的双边合作项目,项目总投资500万美元,其中荷兰投资300万美元,中国投资200万美元(由广东省和湛江市政府投入)。项目于1997年3月开始考察评估,2000年12月两国政府正式签字确认,2001年2月启动实施,至今年10月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中荷红树林项目实施五年多来共完成人工造红树林1003公顷,红树林资源总量逐年增加,同时,在中外合作交流、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湿地资源保护、环境教育、社区发展等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蔡延松指出,中荷红树林合作项目成为了我国对外合作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广东的红树林乃至中国的红树林发展和保护提供了经验和示范。荷兰驻广州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历克文认为,中荷红树林合作项目是一个成功的项目,它成为应付世界湿地问题的一个好的范例。
周边区共管并扶助村民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68个保护小区组成,分散在8个县,涉及39个镇、147个行政村。当地不少村民在保护区内采海捕捞,并以此作为经济收入来源,过度采海捕捞使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的生物资源呈下降趋势。针对此情况,项目办着手编制《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周边区共管计划》,与试点村庄签订了红树林自然资源共管协议,设立小额项目扶助基金,资助当地村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帮助红树林周边村民解决用水问题,融洽社区关系,促进了红树林资源的保护管理。
引来濒危物种黑脸琵鹭
保护区管理局林康英局长告诉记者,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7年12月,总面积约2万公顷,是中国保护红树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现有红树林面积7000多公顷,占全国的32%,占广东省的78%。2002年1月该保护区被列入拉姆萨公约名录,是目前中国30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为候鸟迁徙途中提供了重要的“加油站”。中荷红树林项目实施后,红树林面积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吸引了更多的候鸟到此“安居乐业”。据统计,目前保护区内已记录到鸟类194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鸟类有9种,广东省重点保护名录34种,国家“三有”保护名录149种,中日候鸟条约81种,中美候鸟条约51种。从去年开始,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区域内的亚洲水鸟年度调查和黑脸琵鹭年度调查,数据表明,鸟的种类和数量都比去年明显增加,特别是鹭鸟数量显著增加,还首次发现全球濒危物种———黑脸琵鹭和彩鹮两种鸟。上图:大面积的红树林保护着美丽港湾
上图:为红树林项目竣工剪彩
:红树林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湾河口潮间带特有的植物群落,有“海上森林”的美誉,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海岸边。红树林是一个植物群落的总称,它们有23科30属82种。这个群落能在海浪冲击下生长,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发达的支柱根和众多的气根深扎在泥里,纵横交叉,盘根错节,形状像一座立体栅栏,有着挡风御浪、固堤护岸的作用。成片的红树林能够有效抵御和降低风浪对堤围的危害,还具有滞流、消浪和扩大滩涂、陆地面积的功能。根据专家测算,在热带风暴影响下,红树林背风面林高5倍和15倍处风速分别降低56%和30%,即距林带100米的堤围都能得到降低风速30%的保护。(记者 袁增伟 通讯员 黎明 陈忠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