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季羡林先生
魏德运摄
季羡林先生不同意别人称自己为“国学大师”。他说自己只是一名文科教授,就连称他为“作家”也说“会脸红”,只承认自己是“票友作家”。但称他为“翻译家”,他却欣然接受。季老不仅译过印度名著《罗摩衍那》、《沙恭达罗》,以及德、英、俄等其他国家的许多作品,对翻译有很深的体会。更可贵的是,他对翻译事业十分关心,不断为翻译工作呼吁呐喊,表现出对翻译钟爱至深的情结。最明显的证明是:季老近些年谢绝一切聘任,惟独在2004年答应出任中国翻译协会名誉会长。他告诉我:“有了这个职务,他们就会向我汇报翻译工作,我也就好提意见了。”原来接受当名誉会长,竟是便于为翻译大声疾呼。
季老高度评价翻译在发展中华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季老认为,中华文化好比一条长河,正是得益于翻译,才保证了河水没有枯竭。他这样说:“我把人类文化(文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诞生、成长、繁荣、衰竭和消逝。任何文化都不能永存,都是一个发展过程。那为什么中华文化竟延续不断一直存在到今天呢?这是因为翻译在起作用。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可是反观现实生活中,轻视翻译的现象却屡屡可见。
季老还十分重视翻译职业道德建设。近些年,媒体时常曝光翻译质量下降、抄袭剽窃、翻译造假等现象。季老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译者受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追逐金钱,淡忘了译德的自律。对此,他指出:“现在的翻译风气不好,有的翻译很不负责任。曾经有一位同志,把他翻译的东西给我看,中文倒还不错,可一对原文,问题太大了,许多原文都没有读懂。这种翻译态度应该批评。现在看来,翻译界这种情况不是少数,几乎成了一种风气,对原文不负责任,怎么能对读者负责任呢?这是一种欺骗。把别人的东西都介绍错了,这怎么交流?”另一方面,季老又积极提建议,发倡议,呼唤社会重视翻译职业道德建设。他认为,翻译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这要看翻译本身能否站得住脚。翻译什么?怎么翻译?翻译首先有个道德的问题,风气的问题,这些问题译者都不能回避。季老还会同杨宪益、叶水夫、冯亦代等12位著名翻译家,在报上公开发表文章,向译者提出了6条自律要求,要求在物质、精神之外,还要在“第三个层次”重视心理素质和审美趣味的提升。
此外,季老还不断呼吁改善翻译工作的客观环境,呼吁改进高校翻译教学,加强翻译学科建设,大力培养职业翻译家,提高翻译稿费,开展翻译评论,建立保证翻译质量机制,完善翻译出版管理等。对此,人们是否应该从季羡林先生的翻译情结中得到一些启示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