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奥委会表彰中国对非体育援助中国承建的肯尼亚莫伊国家体育中心鸟瞰。
1986年4月,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来到北京,向中国奥委会颁发了国际奥委会最高荣誉奖——奥林匹克杯,以表彰中国对非洲国家的体育援助。他说:“中国对非洲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这是团结、友谊的明证。”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中非体育合作就拉开了序幕。尽管那时中国经济刚刚恢复,尽管那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被排除在奥林匹克运动之外,但中国仍然克服困难,以实际行动推动奥林匹克精神在全世界弘扬,向非洲国家派出一批批体育运动教练,援建体育场馆,等等。
在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贝宁、冈比亚、索马里、塞拉利昂、毛里塔尼亚等许多受援国家,中国援建的体育场馆成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是外形美观、建筑质量好、符合奥林匹克高标准要求的场馆。此外,中国政府还不间断地向非洲国家提供设备,派出技术人员和教练,帮助这些国家的体育事业不断发展。
“小球在非洲转,大球在中国飞”,是中国与非洲近年来体育交往空间日益扩大的写照。中国的乒乓球队出访非洲诸国,教练员为埃及、尼日利亚、加纳等国乒乓球水平的提高做出了不懈努力,而在中国的绿茵场上出现非洲球员,也早已不是稀奇事。
中国和非洲,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战略伙伴,在体育赛场内外是互助兄弟。
首座中国园林在非洲落成
1987年5月,一座典型的中国苏州园林在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金沙萨北郊的恩塞莱庄园落成。
这是由中国公司在非洲承建的第一座园林古建筑工程。它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由一座10多米高的牌楼、一座圆顶的8层塔楼和园林等八部分组成。
这座园林吸收了中国明清建筑风格,布局协调、式样新颖、结构完整。它不仅建筑精巧、美观,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那中国传统的油漆彩画,山水人物逼真秀丽,飞禽走兽栩栩如生。这是30多名中国绘画师同100多名扎伊尔工人,以智慧和辛勤劳动共同创作的艺术珍品。
扎伊尔领导人对工程进展速度之快、完成质量之好,深表赞赏。
扎伊尔领导人亲自主持园林落成典礼,同时邀请了60多个国家代表团500多人出席落成仪式。这座园林被誉为“纪念扎中友谊的圣地”。
贝宁中国文化中心开放
1988年9月,贝宁中国文化中心建成并开放。中国文化中心的任务是向贝宁人民全面介绍中国,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推动中贝文化交流。
文化中心拥有一所400个座位的露天剧场,一个供举办展览、讲座、文艺演出和放映电影的多功能大厅,还设有成人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录像室和教室等。
多年来,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贝宁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利用有利条件开展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他们不仅在贝宁举办了中国工艺品展览,还把一些珍贵展品运到多哥和尼日利亚等国巡回展出,让这些中国的瑰宝与更多的非洲观众见面。为了满足贝宁人学习汉语的愿望,他们自编自印教材,开办汉语培训班。
不少贝宁青年为了查找资料,不辞辛苦地从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赶到首都中国文化中心来查找。文化中心受到贝宁政府和人民的好评,被贝宁人称为“一颗璀璨的珍珠”。
目前,除在贝宁外,中国还在非洲国家毛里求斯、埃及设有由政府投资的中国文化中心。
《非洲通史》全面介绍非洲
1995年,由艾周昌、陆庭恩组织编写的《非洲通史》出版。该书由古代卷、近代卷和现代卷3本组成,共计192万字,全面、客观、准确地介绍非洲大陆从古至今的发展和变革,是人们认识非洲、熟悉非洲、研究非洲的一部理想参考书。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灿烂辉煌的过去,近代以来一直是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强大力量。撰写一部全面介绍非洲历史、中非关系史的权威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巨著,是中国几代研究非洲问题的专家、学者们为之执著奋斗的目标。
《非洲通史》的出版,既填补了中国对非洲问题研究的一项空白,也标志着中国对非洲问题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非洲通史》有三个特点:结构新,该书是根据非洲历史演变的客观规律,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全非大陆与重点国家相结合、一般历史线条与突出历史事件相结合的方法写成的;观点新,该书在前人研究非洲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颇有创见的观点;内容新,本书大量采用了最新发表的各种考古资料、历史文献以及非洲国家和世界组织公布的有关统计数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书首次将中非友好交往列入非洲史的重要内容,分别对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中非关系作了详细阐述。
中非构筑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全面合作关系 1998年4月,江泽民主席在北京举行欢迎仪式,欢迎来访的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帕(右一)及其率领的代表团。
上世纪90年代,许多非洲国家政治和经济体制开始转型,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尊重非洲国家自主选择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受到非洲国家的好评。
1996年5月8日至22日,江泽民主席访问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埃及、马里、纳米比亚、津巴布韦。
在埃塞俄比亚访问期间,江主席应邀在非洲统一组织总部发表了题为《为中非友好创立新的历史丰碑》的主旨演讲,提出发展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中非关系的五点建议:
一、真诚友好,彼此成为可以信赖的“全天候朋友”;
二、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
三、互利互惠,谋求共同发展;
四、加强磋商,在国际事务中密切合作;
五、面向未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关于中非经贸合作关系,江主席宣布:“中国坚定不移地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经济的努力,继续提供力所能及、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政府援助;双方积极配合,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振兴中国提供的传统援助项目;鼓励双方企业间的合作,特别要推动有一定实力的中国企业、公司到非洲开展不同规模、领域广泛、形式多样的互利合作,在合作中坚持守约、保质、重义等原则;拓宽贸易渠道,增加从非洲的进口,以促进中非贸易均衡、迅速发展。”
江主席访非期间,中国同非洲6国签订20多个经济、技术、贸易或文化合作协定。
非洲经济管理官员来京研修
1998年8月3日,由中国外经贸部和外交部联合举办的首期中国—非洲经济管理官员研修班开学典礼在北京举行。
此次研修班共有22名学员,他们分别来自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加纳、肯尼亚、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利亚、苏丹、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赞比亚12个非洲国家,都是国家经济部门的官员。
国务委员吴仪在开学典礼上表示,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同非洲国家的经贸合作,无论是中国领导人访问非洲,还是非洲国家领导人访华,都表示要把平等互利的经贸合作放在优先位置。
吴仪说,举办研修班的目的是让学员了解中国并介绍各自国家的情况,相互交流,加深理解,增进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友谊和长期合作。中国重视发展同非洲各国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的国家关系,愿与非洲各国一道,共同努力,积极发展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中非关系。
首期研修班于1998年9月28日结业,其间举办了多种类型的研讨会;学员们考察和参观了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甘肃、陕西等地的国有企业、乡镇企业、沿海经济开发区以及高科技应用和农村改革项目。
中非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
2000年,中非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
中非经济有较强的互补性,非洲有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中国有适用的技术和经验,双方都有广阔的市场,合作潜力巨大。
几十年来,中非领导人高度重视双方的经贸合作,经过中非双方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中非经贸往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同非洲国家的经贸关系。进入新世纪之后,中非经贸关系进入了全面快速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中非贸易额继2000年突破100亿美元后,连续5年高速增长,2005年达到近400亿美元,年均增长远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增幅,可谓一年上一个台阶。
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国累计对非直接投资近16亿美元,设立各类企业800多家,投资项目遍布49个非洲国家,涉及贸易、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通信、农业等众多领域,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中国政府已给予30个同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190种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以扩大从非洲进口。
中国与南非签订文艺合作协定1996年8月,纳米比亚坎布杜艺术团访华演出时的招贴画。
2006年10月,中国杂技教练在指导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留学生练习高椅。
新华社发
200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长孙家正同南非艺术、文化和科技部长恩古贝尼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南非共和国政府文化艺术合作协定》。至此,中国同所有的非洲建交国家都签署了双边政府文化协定和年度执行计划。
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发展与非洲国家的文化关系。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巩固中非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和在建立21世纪中非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中,与中非政治、经贸关系并重,为不断加深中国与广大非洲国家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彼此的团结与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中国同非洲国家合作举办了多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的文化交流活动。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呈现许多新的特点,如高层互访频繁、表演艺术团组互访不断、互办艺术展览规模不断扩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