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渝商活跃在该行业,华伦吴纪伦、天海鲁广洲、西山郭毅军、金山王金山等已具国际竞争力
以前,我国每年都要花费数亿美元从国外进口大量医疗设备,国内约有70%的医疗器械市场被发达国家瓜分,但这一状况现在正在改观,仅重庆的几家大型医疗器械生产商,就已经冲出重围,把产品出口到了欧美、东南亚等市场。
重庆的医疗器械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重庆医疗器械产业从无到有,初步形成了一个产业分支。据重庆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统计,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已经有160余家,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医疗器械产业和新型数字医疗产业。
目前,活跃在医疗器械行业的渝商已有上百家,其中有不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比如研制出智能胶囊的金山科技老板王金山、开发移动式储能X光机的华伦医疗吴纪伦、卖血液检验设备发家的天海医疗鲁广洲、制定手术动力装置行业标准的西山科技郭毅军等。
华伦吴纪伦:创业最早创新翻身
吴纪伦,男,72岁,重庆华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纪伦是重庆医疗器械行业最早的一批创业者。他是我国第一批医疗器械专业本科毕业生,曾任重庆医用设备厂厂长、重庆医疗器械工业公司总工程师、重庆医疗器械研究所所长,退休后才下海创业,最初背负一身外债,但他凭借执着和毅力坚持自主创新,最后研制出多克自热炎痛贴一举翻身,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而且拿到了欧洲医疗器械的CE最高认证,远销到东南亚、欧美、澳洲等地。
今年,吴纪伦又研制成功了高频医用诊断X射线机,首次实现移动式储能X光机重庆造,这一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列为我市重点新产品。目前,华伦在大渡口的100亩全新生产线即将建成,预计年产量可达1500台。
天海鲁广洲:茶园圈地做大做强
鲁广洲,44岁,重庆天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5年3月,在高校教书的鲁广洲和朋友筹资3.6万元建立了重庆天海医疗设备研究所,正式下海。
鲁广洲开发的第一种产品是一种全自动血液检验设备,国内生产厂家寥寥无几,大部分医院都采用进口设备。靠着高校里研究的科技成果基础,鲁广洲生产的这种设备很快打开市场,仅在东北地区就赚了80万元。
11年后,天海医疗已位居国内血液检验设备市场行业前三名,产品出口到埃及、印尼、越南、美国等地。今年,越做越大的鲁广洲又在南岸茶园圈地148亩,准备与英国邓迪大学合作,建立西部第一个中英国际半导体照明中心,而“半导体照明技术在医疗器械的运用”这一新项目,也正在申请进入863计划。
西山郭毅军:读书下海专攻医械
郭毅军,男,41岁,重庆西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18岁从老家浙江来到重庆大学读书,郭毅军从此与重庆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本科、研究生到博士,从教师到市场销售经理再到自己创业当老板,郭毅军的书生生涯和从商经历都在围绕医疗器械这个行业打转。
2000年5月,郭毅军创办西山科技,主攻项目是手术动力装置,比如手术用的开颅钻、电钻等。当时,这一产品大都依靠进口,一台机器至少要花40万元-50万元,非常昂贵。
历时6年,郭毅军不仅率团队研发出首台DK手术动力装置,产品卖到了全国200多家医院,价格只有进口产品的1/3,而且还得到国家食药监局(SFDA)授权,制定这一医疗器械产品品类的国家行业标准,该标准有望明年出台。
财富英雄大家谈嘉宾:重庆西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毅军
话题一:你最佩服的商人是谁?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和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
这两个人都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张瑞敏从一个家电公司副经理做到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柳传志从中科院研究员转型创业打造出联想帝国,他们的专业背景让两人的理性思维都很强,处事冷静,都具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而且他们都心无旁骛,一心专注于主业,这才成就了两位企业家以及两大国产品牌的财富传奇。
话题二:你最欣赏的渝商是谁?
力帆集团老板尹明善和宗申集团老板左宗申。
这两人都是重庆的摩帮大佬。左宗申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胆识过人,很有个性,在行业发展还处于懵懂状态时,就敢闯敢拼,打出一片天下。尹明善也很具有眼光,善于抓住商机发展壮大,他的个性魅力在重庆摩帮中很独特,今年他还成功造出了力帆轿车,值得佩服。记者曹嘉智采写
来源: 华龙网 2006-11-03 07: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