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卫(左)与李孝悌在开心交谈。
在中外学者的眼中,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曾带给他们怎样的记忆?西安的城市文化又带给他们怎样的感动?昨天,众多知名学者会聚陕西师大,“西安:历史记忆与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讲在此举行,专家们观点鲜明,妙语如珠,发人深思,现场气氛异常活跃。
唐代气候多宜人
唐代的长安,温暖湿润,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随着陕师大教授侯甬坚的讲述,人们眼前呈现出一幅幅景致不同的图画:“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代的春天是美好的,三月郊外水边踏青、赏花、泛舟、宴饮、歌舞等活动,吸引着官吏百姓倾城而出;五月端午的斗百草、百戏表演,造就城内、宫中均可见及的喜庆场面。夏季皇帝及侍从常一路威风,去九成宫等地避暑,日本作家石田干之助先生一篇清新的《长安盛夏小景》,诗人白居易《月夜登阁避暑》均记录了唐人的消暑方式。秋季阴雨绵绵,文人仕途莫测,常以秋色命题为文,显现出一种“悲秋意识”,而春节等重大节日则给萧瑟的冬季带来无尽的温暖。侯教授对唐代气候的描述,让听众感受到了那一时代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唯美细致的现实生活。
吴宓胡适“大梦谁先醒”
五四时代,是中国文化从黑暗眺望黎明的时代,从西路(欧美)、东路(日本)归来的一批“海归派”成为时代的先行者,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从徽州走出的胡适,一个是从陕西走出的吴宓,两人都是学贯中西,文章锦绣。陕师大教授陈学超在演讲中指出,胡适因为以西洋文明为典范,被看成是“大梦初醒的人”;吴宓因提出“倡明国粹,融会新知”,否定全盘西化,被斥为“大梦不醒的人”。吴宓出生于陕西泾阳,在国家危机渐起之际,他走出家乡,仗剑远行,为国家民族成就一番大事。陈学超教授认为,吴宓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主张“融合中西,撷精取粹,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审慎地选择传播西方文化”的态度,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而他也正是“大梦初醒的人”。
易俗社保存至今是奇迹
“祖籍陕西韩城县……”研讨会上,易俗社社长张保卫高亢激越的一曲秦腔《三滴血》唱罢,台湾著名学者李孝悌先生激动地上前紧握住张保卫的手说:“我对戏曲有过多年的研究,今天听了正宗的秦腔演唱,感到它太有魅力了!”
李孝悌昨天演讲的题目正是《西安易俗社与中国近代的戏曲改良运动》,他说,11月1日,他亲自到西安易俗社去了一趟,不巧的是演员都下乡演出去了,没有看到渴望已久的秦腔演出。易俗社给他的感觉是古朴典雅,稍有些破旧。这个古老剧社从1912年建成至今依然存在,他认为主要是当地的一些文化精英不遗余力地投身到剧团的创建、发展之中。“探究李桐轩、孙仁玉、高培支、范紫东等人的事迹,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出色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所倡议的由戏剧改革社会的理念,并持之以恒地付诸实践。范紫东逝世时,共创作了72出剧目,他反对演旧戏,对旧戏进行改革,为今人所用。”李孝悌比较说:“同时代的上海新舞台虽有推陈出新的舞台设施,剧目也是常演常新,但它也只风光了20年。与新舞台相比,西安易俗社既强调剧目的道德教化作用,也强调大众的娱乐需要,这也是它绵延如此之久的原因。”文/图记者周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