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修安
本报济南11月2日讯 从省环保局获悉,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在2007年之前将实现“清水廊道”目标,沿线各地和相关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背上了很重的包袱。有关专家建议说,国家应该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减轻沿线经济负担。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涉及我省10个地级市、25个县(市)区,输水干线487公里。根据我省生态省建设战略部署和工程治污要求,在2007年之前实现山东段“清水廊道”目标,沿线各市今后将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努力建设环保模范市、生态市,调水干线两侧25个县(市)区要率先建成生态县(市)区。
目前南水北调山东沿线每年COD排放量为35.6万吨,到2007年需要削减COD排放量22.6万吨。为完成这一目标,今后山东省还需要投资百亿元,其中需建设工业污染治理项目143个,污水处理厂及回用项目52个。调水沿线有重点工业企业489家,列入规划中的工业综合治理项目仅149个,为满足标准的要求,其余340家企业也需增上工程设施或改进处理工艺,投资数额巨大,企业将为此背负很重的包袱。
省环保局有关人士说,他们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南水北调治理污染沿线应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行以奖代补政策。虽然改善本辖区环境质量是地方政府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但是国家也要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当地政府给予重奖,对调水沿线地区给予财政转移支付,对相关企业给予优惠政策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