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开耀在展示将带去挪威的黎锦。 本报记者 陈德雄
本报海口11月3日讯(记者陈成智)省民族研究所所长林开耀今天上午在宾馆将20件黎锦小心地打包好,4天之后,这些图案各异、色彩缤纷的黎锦,将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的国际棉纺织技术研讨会上,展示中国少数民族纺织之美。
“以前也有外国客人买过我们的黎锦。但是,真正由我们带出去,在欧洲举办海南黎族织锦工艺作品展览,这还是历史上第一次!”林开耀兴奋地对记者说,他此次还带去了介绍黎锦的DVD和幻灯片,以及论文《黎锦工艺机杼精工》和《黎锦经纬七色灿然》,将向国外棉纺织研究者真正全方位介绍和展示黎锦的美。
谁能想到,林开耀这一趟出国费用全由挪威方“包干”的展示黎锦之旅,全赖本报4年前的一期“海之南”稿件牵线搭桥。
林开耀告诉记者,2002年7月,本报“海之南”主编林小霞向他约了两篇关于黎锦服饰文化的稿件,当年8月8日,他撰写的两篇文章《走近黎族服饰大观园》、《黎锦经纬七色灿然》以文配图整版的篇幅,刊发在海南日报当日“海之南”版。
一年多过去了,连林开耀自己都渐渐淡忘了他在“海之南”版发表两篇文章的事。2004年7月初,他意外地收到了来自挪威的名叫颖如的一名女子的信。颖如在信中说,她是居住在北欧的欧洲籍华人,丈夫(挪威人)在奥斯陆学院任博士生导师,丈夫的学生中有一位是研究民族编织工艺的,叫叶娃·斯多伦姆,现在奥斯陆学院艺术系任教。近年来丈夫及学生正在欧洲国家中搞一个民族织锦领域的国际性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弘扬和发展各国各民族的手工编织艺术,保护和抢救传统的民族工艺,该项目的参加国已经有挪威、丹麦、瑞典、芬兰等国,下一步准备扩大到美国和加拿大。
颖如说,“我和我先生去年(2003年———记者注)在海南三亚及五指山访问度假时,绚丽多彩风格独特的海南编织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到欧洲后我在网上查阅了有关文章和报道,才知道海南的黎锦曾对中国的棉纺技术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我深深为此感到骄傲,同时也萌发了为中欧之间搭桥,使海南的黎锦扬名于世的想法,于是我向叶娃推荐了中国的海南。”
“我在网上读了你的文章《黎锦经纬七色灿然》,我将要点翻译给叶娃,她很感兴趣,很想与你及贵研究所建立友好关系……希望贵所能成为来自中国的国际项目成员……我也希望将来在欧洲举行的棉纺织业研讨会上能有中国代表,特别是来自海南的代表。”
收到颖如的热情来信后,林开耀迅速给对方回信表示友好,并邀请他们再次访琼。2004年12月,颖如和丈夫黑里格、叶娃,以及奥斯陆学院教授友伦等,如约来琼考察了黎锦工艺,双方随后一直保持联系。叶娃等今年正式邀请林开耀赴挪威参加将于11月6日至9日在奥斯陆召开的国际棉纺织技术研讨会。
林开耀告诉记者,他将于今日启程赴挪威。此次带去的20件黎锦,大部分是传统织锦,也有新开发的根据设计图纸制作的黎锦,从风格上来说涵盖了哈、杞、润、赛、美孚五大黎族方言群,应该能让外国朋友较全面地见识黎锦之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