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高朋满座:国内各个制造业基地来了,世界500强和全球行业领先企业来了,世界级学者来了……已经成功举办7届的“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正式更名,今年首次以“中国工博会”的身份盛装迎客。 从立足本地到面向全国、面向国际,中国工博会正在迅速提升能级,向打造中国装备制造类“第一国际品牌展”目标逐步迈进。
“国家队”“地方队”助阵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时势造英雄,中国工博会迎头赶上,组成了前所未有的“国家队”阵容,其中包括中石油、哈电集团、武汉重型机床、华能、国家电网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体现了中国工业的最高水准。
在本次工博会上,人们看到了不少新面孔。首次组团参加的河北展团展出面积450平方米,涉及能源装备、冶金、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其中包括中国第一家铁路工厂唐山机车车辆厂、国内目前唯一一家能够生产750kV超高压电缆的宝丰电缆集团等知名企业。河北省政府顾问郭世昌表示,工博会是河北展示工业整体实力,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钢铁工业实力的绝好平台。
而来自浙江衢州的民营企业永力达数控机床公司,虽然是第一次参展,也迅速在工博会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公司总经理陈胜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数控铣床可以加工各种精度要求较高、外型复杂的零件。参展第一天,就有许多国外客户和他们进行了接触,洽谈意向。
国际化办展进入“快车道”
在扩大本土影响的同时,中国工博会上的国际化办展也进入了“快车道”。汉诺威四大工业展首次加盟中国工博会,这是国际著名品牌展览第一次以“展中展”的形式融入上海工业国际性展览。
汉诺威四大展览融入工博会,带来了众多的国际展商和买家。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这些展区内,金发碧眼的客商明显比其他区域要多一些,展览的产品和技术也更加符合国际潮流。这是一种内外对接的“快速通道”,双方目标更加明确,少走不少“弯路”,有效地提高了交易的成功率。
刚刚举办过的国际大展资源也被充分利用。在今年工博会上,去年刚举办过世博会的日本爱知县展区引人注目。他们带来了不少爱知世博会上展示的环保技术,特别是循环经济的节能、节水、节约资源的技术,引起人们兴趣。专家建言,现在世界上每年都有许多著名的展览,完全可以利用技术和经济的“梯度差异”,打“时间差”,将一些可以为我所用的技术和产品引进来,进行展示和交易。
擦亮上海展览“名片”
现在,展览业被公认是一个城市的“公共品牌”,是一张城市的“名片”。中国工博会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下一步,必须进一步坚持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从国内看,现代装备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新一轮发展的重中之重。踏准中国制造的前进方向,中国工博会完全可以成为展示中国制造能力的“大舞台”,从而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会展业起点较低,办展的经验和组织结构还处于初级阶段,国际名牌会展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借鉴。当然,上海与国际各种展览品牌和跨国公司的结合,必须注重为我所用,“洋为中用”是我们工博会办展的基本点,绝不能“图洋求大”,这样就会“食洋不化”,偏离正确的轨道。
本报记者 张晓鸣 陈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