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莱阳讯(特派记者姜磊)2日起,本报陆续推出报道,对莱阳郊区存在的“黑窝点”私炼猪下水油现象予以曝光。两天来,先后有多名市民打来电话,向记者提供相关线索。
据冯格庄街道的韩先生说:上月底,他在一家路边摊点吃炸油条,结果上吐下泻,连绿色的胆汁都吐出来了。出院后他找到摊主理论,对方承认是炸油条用的油有“问题”,如数赔偿他医疗费了事。
根据韩先生的提示,记者于昨日一早来到旧店村附近,结果发现几处油条摊点的大油锅里,无一例外滚着黑色的食油。记者买了两根油条一尝,吃到嘴里有些黏糊糊的。问摊主油路来源,对方回答:“这是棕榈油,人家大城市做方便面都用这个,也是我们炸油条行业的专用油。”记者又问好油为什么看上去黑乎乎不见底,摊主称,油是清的,黑色是锅底的颜色。
随行的防疫执法人员要求几位摊主出示卫生许可证,并提供材料证明油品的正规进货渠道,不料,摊主们均未带证,并辩称:他们是到小市场打的货,而那里的油都是散装的,比正规的成品油便宜不少。执法人员当即抽取了油样备检。
城厢街道的王先生来电说,宫家村周围有不少炸鱼、炸肉的,气味刺鼻,闻起来和家常烹炸食品的气味很不一样。记者随即将获知的信息一一提供给相关职能部门。
民以食为天,食品的安全卫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针对读者提供的情况,莱阳卫生防疫站工作人员于昨日上午9时,还专门来到冯格庄大集,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了宣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