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4日电最近一期《瞭望》周刊载文指出,尽管这几年中国慈善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富人对慈善事业的捐赠小于15%,而他们拥有的社会财富却在80%以上。不少富人宁愿挥霍浪费,也不愿扶危济困。 一些国有企业尽管效益好,但很少主动参与社会捐赠。
文章写到,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标价上千万元的某高档品牌轿车和法国高档葡萄酒在中国销量最大。中国一些富人挥金如土,他们住几千万元的洋房,戴上百万元的手表,穿几十万元的服装,甚至包“二奶”、捧明星、一掷千金地豪赌,却很少为慈善事业奉献。
相关专家认为,慈善业尴尬现状的背后,有慈善意识欠缺的原因,也有体制制约等深层次原因。让慈善业走出目前窘境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文章称,慈善捐赠被称作“第三次分配”,在化解社会矛盾、扶助弱势群体和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每年有近6000万以上灾民需要救济,有3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救助,有6000万残疾人需要关怀。
面对巨大的慈善需求,中国富人却少有善举。《瞭望》周刊调查了解到,2003年的100位“福布斯”中国富豪,七成没上2004年“慈善榜”。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只有1%的企业曾经参与慈善捐赠。中华慈善总会的捐赠物资中,近80%来自海外,只有20%来自内地。截至2004年底,中国慈善机构获得捐助总额约50亿元,仅相当于中国同年GDP的0.05%,而美国同类数字为2.17%,英国为0.88%,加拿大为0.77%。
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往往只是在政府明确要求下才被动捐款。重庆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冉茂民说,这几年重庆市国有企业向红十字事业捐款很少。重庆市成立白血病基金会,长安集团、重庆电信公司等国有大企业分文不捐,许多民营企业却纷纷捐款。广东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方炎松认为,遇到大灾大难时,国企捐款多,但它们是在地方领导机关的要求或授意下捐的。
重庆今年抗旱募捐期间,国企在政府的要求下捐款7000多万元,高于民企捐款数额,但这是在政府的统一布置下完成的。重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前不久在市国资委要求下捐款200万元,公司一位负责人说,这样的捐赠每年都有,但大部分是在上级单位的指令或要求下进行的。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是一家国企,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企业平时几乎没什么捐款,只有在市委、市政府号召、市国资委有明确要求的情况下才捐款。来源:中新网
许多人士认为,中国慈善业与不少国家差距较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会慈善意识不足,“感恩文化”欠缺。重庆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冯秀文说,发展慈善业,首先要提高社会公众的慈善意识。目前重庆市多数企业捐赠的动因,是为了提高知名度,纯粹为帮助他人而捐赠的企业不多。
资料显示,美国人均收入是我们的38倍,其人均捐助金额却相当于我们的1000倍。有关专家认为,尽管乐善好施是中国传统美德,但目前中国社会慈善意识和国外差距较大。在国外,助人确实为乐,很多人都喜欢做善事。有一名澳大利亚记者,读初中时就把所有的业余时间用来做义工,这在国内就很少见。(王金涛、张泽伟、季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