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不显山,不露水,地处南京近郊的梅山矿业近年来声誉鹊起:从2002年起,公司连年被评为全国冶金矿山“十佳”。目前,18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入国内同类矿山前五,其中6项指标名列第一,10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和省(市)级奖励。 去年,梅山矿业实现销售收入12.45亿元,利润总额9706万元。今年以来,企业发展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企业发展的辉煌之日,也是我们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之时。”公司经理贡锁国说,资源有限,需求无限。梅山矿业正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资源的充分、合理开发利用,求解矿业开发的循环发展路径。
采矿:让每块矿石“颗粒归仓”
梅山矿业有限公司是宝钢集团上海梅山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其前身为梅山铁矿,成立于1961年12月,矿区占地面积333.34万平方米,年采选综合规模为400万吨,是国内地下开采规模最大的矿山之一。在地下约-330米的井下,工人通过爆破、收集和运输,每年可把400多万吨铁矿石送往地面。按照这个速度,已经建矿45年的梅山铁矿,正处于企业发展的“盛年”。为了亲身体验井下作业的工作流程,记者沿着1971米长的矿井斜坡道,乘车来到-198米的井下。刚才四周还是一片阳光灿烂,一转眼就成为灯光昏暗的井下世界,采矿和运输机械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介绍说,巷道四周黑黝黝的岩壁,正是宝贵的铁矿岩层。合理利用矿产资源,重在“源头”。在梅山矿业职工眼里,每一块矿石都是宝贝。核心采区自然要能采尽采,即便是些“边角料”,也要“颗粒归仓”。为了加强“边角料”的回收,梅山矿业在去年进行了边部矿体采矿方法的科研项目,目前已经掌握了边部矿体的回收方法。对于零星矿体的采矿,仅在-243米水平东区电梯井区域这一传统弃采区域,通过精心开采就可回收矿石23万吨,从而增收数百万元。在采掘环节上,梅山矿业近年来持续改进、健全矿产资源管理体系,在持续稳定原矿质量的同时,充分利用矿产资源,采矿回收率从2004年的69.43%逐步提高到今年的77.19%。采矿主任工程师吴荣高为我们算了一笔账:梅山矿业年开采矿石400万吨,采矿回收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也就相当于少浪费资源4万吨。仅在去年,梅山矿业就减少浪费矿石近30万吨。
选矿:爱“富”不嫌“贫”,挑“肥”也拣“瘦”
铁矿是不可再生资源,除了需要科学采矿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显重要。数以百万吨的铁矿石运到地面后,如何充分“榨取”便成了梅山矿业人着力思考和探索的大问题。因为工作关系,选矿主任工程师刘安平曾多次到澳大利亚考察,每一次他都满怀感慨:“人家那里的很多矿山,含铁量都在90%左右,露天就可以开采,挖出来的矿石几乎就是沉甸甸的铁块,且可以直接炼铁。可我们的矿石,大部分含量才40%多。”差距虽然大,可梅山矿业人并没有嫌“贫”爱“富”,而是贫富兼采、肥瘦结合,在选矿环节充分提高矿石利用率,以此弥补铁矿品位不高的缺陷。刘安平说,选矿环节分为重选、磁选和浮选,梅山矿业都力争做到选用国内外最好的选矿机械,充分利用资源。在重选环节,近年来梅山矿业选用YTM-75型大粒度跳汰机替代原先的重介质振动溜槽,每年就可以提高金属回收率0.84个百分点,年增加效益近400万元。而在梅山,像这样的技术改造就有6项。在弥漫着淡淡药味的浮选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把化学药品加入铁矿石进行脱硫、降磷处理,最终加工成铁精矿和硫精矿。车间负责人说,脱硫工艺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经过回收处理,每年可生产硫酸7万多吨,而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能又可用于发电,仅此一项矿区每年就可节约数百万度电。
尾矿:三招并举,变“渣”为“宝”
尾矿俗称“矿渣”,实际上仍有近20%的含铁量。梅山矿业每年要产生80万吨细粒尾矿,大量的尾矿堆积在地面,不仅占用土地,对周围的环境还会产生污染。如何处理这些令人头痛的“矿渣”,一直是压在梅山矿业领导和技术人员心头的头号难题。据矿业公司科技管理部教授级高工范庆霞介绍,经过多年探索,现在公司已经摸索出一套综合利用尾矿的方法。在利用粗粒废石方面,从1983年至2005年,梅山矿业共生产废石1014.49万吨,加工成块状、中粒、细砂等几种产品,销售920万吨,主要用于大型居住区房基、体育场、工厂、路面基础;细粒尾矿浓缩后,经隔膜泵输送到12公里外的梁塘尾矿坝,每年80万吨、含铁品位20%的细粒尾矿,有回收潜力。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尾矿,梅山矿业开展了对磁性矿物的回收利用,每年可得到铁品位58%的精矿5—7万吨。截止到2005年,累计回收铁精矿40.27万吨。梅山细粒尾矿可以用于制砖。为了打开新的尾矿销售渠道,2005年3月至9月,梅山矿业成功地在南京鑫翔公司开展了细粒尾矿生产烧结砖的试验,并于2005年4月初开始正式向南京鑫翔公司提供综合尾矿作为生产烧结砖的主要原料,当年生产的烧结砖就用到了奥体中心的工程中,尾矿利用开始步入实际利用的新阶段。“所谓废品,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梅山矿业公司党委书记王新元说,按照尾矿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思路,困扰矿山多年的尾矿难题,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妥善解决。通讯员霍慧萍郭庆林苏潜南京日报记者张小川左中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