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龙一直关注着邻居节活动的开展,在首届邻居节倡导之初,他就曾给本报发来过长长的电子邮件,介绍外国的邻居节,并为哈市邻居节活动的开展出谋划策。李顺龙教授认为,邻居节是克服城市病的良方,也是和谐社会建设最活跃的平台。
“现代人是社会人,自我封闭式的生活不但对家庭和谐构成威胁,也对社会和谐构成威胁。”李顺龙教授说,都市生活存在一种潜在的疾病:居民住的楼越来越高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可相互间的联系却越来越少了。很多居民也都有相互交往的想法,但却缺少有效的沟通手段。
曾在法国生活了多年的李顺龙教授说,发达国家的民众早就在思索这个问题,欧洲的邻居节1990年就登上了城市生活舞台,2004年的时候已有230个城市参与活动,2005年参加人数更是达到了450万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迅速发展的局面,就是人们有共鸣、有需要,邻居节已经成了克服现代城市病的良方。
“近几年我国部分城市的城区、社区,也都举办了邻居节活动,但像哈市邻居节这样获得政府支持,并在全省推广的却并不多。”李顺龙教授说,首届邻居节时他就提出了相关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应该成为邻居节赞助者、合作者的建议,事实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邻居节也为和谐建设搭建了一个贴近性的平台。
对于已经举办了两届的邻居节,李顺龙教授用“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成规模”来概括,并认为组织者下一步应总结经验,深入倡导各项活动的细化落实。如要更多的邻居商讨如何办好具有自己特点的邻居节活动,主动参与并过好邻居节等,活动也要向小区广场、大楼入口处、花园、大厅等地点进一步延伸。
“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每个人都不能成为观众。”李顺龙教授说,在第二届邻居节中,很多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都被纳入到邻居节活动之列,这是一个发展点;今后发动更多的老年人、儿童,甚至是残疾人、病人参与活动,也将是一个发展点。参与的人越多越好,活动的内容越丰富越好,气氛越热闹越好。
“邻居节已经成为社区居民实施一些共同计划的新鲜开始,打破封闭和孤独,生活一定会更美好。”李顺龙教授这样说。 (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