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根据现代化理论的划分,当前世界各国的整体发展正处于从第一次现代化(以工业化为特征)向第二次现代化(以信息化为特征)转型的阶段。少数发达国家已全面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转入了第二次现代化,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第一次现代化尚未完成、但已积极应对第二次现代化的状态。 中国也是如此,到2003年为止,其第一次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为82%,每年大约推进1%,预计到2020年前后可望全面完成。与此同时,中国已启动第二次现代化,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2006,p235-250)
按照发展传播学的观点,“传播系统是整个社会系统发生变化的晴雨表和推进器”。(勒纳,引自张国良,2003,p317)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担负着重大责任:一方面,它与第一次现代化互为因果,另一方面,它又与第二次现代化密切相关。然而,我国大众媒介的总体状况究竟如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它在全国范围内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究竟如何?历来缺少相关研究。
为此,作为承担教育部重大项目《中国发展传播学》的研究团队,我们于2002年底、2003年初在全国9省/市(上海、浙江、黑龙江、广东、江西、河南、四川、云南、甘肃)开展了一项受众调查(有效样本为2831人/户),以切实了解、把握我国大众媒介的现状和趋势。
这项调查不仅覆盖了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约5.3亿人口),而且兼顾了大城市、中小城镇、乡村三种类型,因此可以认为,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国的状况。与以往同类研究相比,其显著特点为:规模大、层面全、综合性强。
本文基于以上调查的数据,对当代中国的媒介与社会之互动关系,进行描述。
二、媒介拥有状况
本次调查显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电视机、收/录音机等传统媒介已趋饱和,录像机、传呼机、有线广播喇叭等过时媒介则走向衰落。当前的发展目标,集中于电脑、上网线路、手机、电话、VCD或DVD等新兴媒介领域。总的来说,进展相当迅速,不仅手机、VCD/DVD等快速增长,即便是成本“门槛”最高的电脑,其家庭普及率也已达27%。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城市、中小城镇、乡村三种区域的对比中,差距大大缩短了。如果以30%作为各种媒介初步普及的“门槛”,则可发现,有五种媒介尚在30%以下,但其中有三种实为“夕阳”媒介,这就意味着,即便是最为落后的乡村,也仅有“电脑”、“上网线路”二种较为滞后。这种状况,与前述中国整体发展正在从“工业化”(大众媒介化是其标志之一)向“信息化”(网络媒介化是其标志之一)过渡的态势完全一致。
由此得出结论之一:在当代中国,无论城乡,社会的媒介化已是大势所趋。
三、媒介消费行为
调查显示,全国大众每天用于闲暇活动的时间量,大致为2小时-3小时。其种类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共计15项“经常进行的闲暇活动”中,与大众媒介的接触活动相当突出,不仅多达8项,而且“看电视”、“读报刊”、“读书”分别排列在第1、2、6位,“看录像”、“听广播”、“上网”也占据了第9、10、11位(参见表2)。
可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大众传播确有一种“替代”作用,即: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发展,媒介行为正越来越多地替代人际交往。与乡村相比,中小城镇、大城市的居民较少地“走亲访友”(53%对37%、30%)、“串门聊天”(67%对36%、20%),而更多地“读报刊”(37%对58%、69%)、“读书”(25%对37%、38%)。
此为结论之二 :社会的媒介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大众闲暇的媒介。
四、媒介接触模式
在各种媒介消费活动中,大众如何分配时间?显然不是平均使用,而是根据自身需要和媒介特点,区别对待。从表3可清楚看到,无论城乡,都呈现为“电视 >报纸>广播>网络”模式,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电视>广播>报纸”模式相比,一大变化是广播与报纸换了位,另一大变化就是网络崛起了。
就前者而言,似乎可归因为广播的衰落,而未必是报纸的繁荣。但事实上,
1992年全国电视、广播、报纸的接触率分别为96%、82%、67%,如表3显示,10年后的数据为98%、43%、81%,可见报纸还是明显地增长了。(张国良,1998,p208)
后者则无须赘言,这10年来媒介生态的最大变化莫过于兹了。
综上,结论之三可归纳为:中国城乡受众已形成了一种“电视 >报纸 >广播 >网络”的媒介接触模式。
五、媒介内容偏好
那么,大众对于媒介内容的偏好状况如何?本次调查发现:中国城乡受众已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新闻(主导)取向——此为结论之四。
请看表4,无论是报纸或电视,也无论是大城市、中小城镇或乡村,都呈现出一种相同的趋势,即接触新闻内容的频度,被置于其他内容之前。试比较10年前、5年前的情况,就可知这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1992年、1997年中国电视观众接触频度最高的内容皆为“影视类”(3.7、3.8),其次是“新闻类”(3.6、3.7),本次调查结果则显示,“新闻类”明显超过了“影视类”而跃居首位。(罗明等,1998,p42)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历来偏重电视娱乐的乡村,也突出了电视新闻,尽管程度不如大城市和中小城镇。事实上,从表4可观察到接触频度的两种“梯形”结构,一是媒介内容从“新闻类”往其他类型递减;二是受众居住地从“大城市”往其他区域递减(仅有“大陆影视类”一项内容,三种区域完全一样)。这表明,在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的背景下,大众越来越重视媒介的新闻类内容了,但相比之下,城乡的重视程度还有一定差距。
六、媒介表现评估
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媒介不仅自身获得了巨大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但具体而言,受众对各种媒介的评价究竟如何?并不清晰。因此,本次调查设计了11个问题用以测量受众的态度,为简化起见,又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将其归并为三类如下:
第一因子:媒介实务(包括“通俗易懂”、“信息量大”、“生动活泼”、“实用性强”等);
第二因子:媒介素质(包括“报道迅速及时”、“报道真实准确”、“报道和评论客观公正”等);
第三因子:媒介责任(包括:“揭露坏人坏事有力”、“反映群众意见充分”、“品位格调高”、“促进国家现代化作用明显”等)。
从表5可见,在传统媒介中,“电视”的总体(平均)得分最高(3.93),“广播”次之(3.87),“报纸”殿后(3.78);而三个维度中“媒介实务”最高(3.98),“媒介素质”次之(3.94),“媒介责任”居末(3.67)。
如此,可得出结论之五:当前中国媒介最需要加强的环节是“责任”。
七、媒介与观念现代化
最后,本次调查还探究了媒介对个人观念现代化的影响。一般认为,观念层面的现代化,对于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具有强大推动力,而媒介在此过程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尽管也有研究发现,媒介作用微不足道。(张学洪,引自陈崇山等,1989,p153)
如表6所示,就“观念现代化”与其他四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是:均显现出相关关系,“教育程度”居首,接近中度相关;“媒介接触”次之,属于低度相关的偏高水平;另两个变量即“经济收入”和“居住区域”,则属于低度相关的中间和偏低水平。
换言之,当前中国媒介对个人观念现代化的作用,仅次于教育。
作为结论之六,它大体符合目前的日常经验。一方面,提示我们不可过度依赖媒介,掉入“媒介万能论”的圈套;另一方面,又启迪我们切莫忽视媒介,陷入“媒介无效论”的误区。尤其需要看到,媒介的作用力、影响力正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之中,其相关系数超过了“收入”和“区域”,就是明证。
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电视观众现状报告》,罗明、胡运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传播效果透视》,陈崇山、弭秀玲主编,沈阳出版社1989年版
(作者张国良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博导、院长;刘红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教授;徐晖明系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