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到钱荣贵先生的《“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一书时,我正好遇到两件与期刊有关的麻烦事。一件是我的一位今年毕业的研究生,所有学习指标都在良好以上,毕业论文更是取得了盲评85分以上的好成绩,并在答辩中得到专家一致好评,三年学习期间在各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七八篇,曾几次获得一级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称号,因此还被综合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 但是,最后办理毕业手续的时候他却被卡住,原因是有关部门审查各项“硬件”时发现,她别的条件都足够了,只是所发表论文的期刊没有一个是本校认可的“核心期刊”。按照规定,研究生学习期间如达不到在核心期刊发表一篇论文的要求,就不能授予硕士学位。另一件也与此相似,有一天我在电子邮箱里突然收到一封主题为“555,救救我”的邮件,让我着实吓了一跳,因为“555”在网络语言中就是哭泣的意思,“救救我”就更是有点人命关天了。打开一看才知道,原来是一位和我认识的某大学博士研究生,也是由于毕业前没有完成在该校人事部门自己认定的一级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的指标。那么,即使在其他刊物发表论文再多,也不能取得毕业资格。她还顺便发给我该校人事处所认定的一级期刊的目录,而且还告诉我,她原本已经按照该校曾经认定的一级期刊发表了论文,可今年的认定又变了,这就造成毕业前的不知所措。之所以让我救救她,就是想让我赶紧帮她在那些能够算数的期刊上推荐一篇论文,好发表出来顺利毕业。
显然,这样的情况绝不是偶然和个别的。研究生们为完成论文发表指标而到处活动甚至不惜代价已经是人所共知。尤其在每年的六七月份研究生即将毕业的关口,就更是要施展十八般武艺,千方百计往核心期刊去挤。这其中当然有体制的问题,而对学术期刊认识上的偏见以及评价上的不完全科学也是重要的原因。其实,“核心期刊”和期刊级别的问题早已经不只是和研究生的毕业有关,包括我们教师每个人的科研记分、科研奖励、职称评定、职务考核、学位点申报等许多实际工作和有关利益都与此有关。“核心期刊”
和期刊级别早已经在各个院校以及各个部门被政策化、行政化了。
学术期刊本来是作为科学研究的平台和阵地的,而如今,对于科学研究期刊的评价和认识,却基本上违背了科学的规范和规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以,钱荣贵先生的《“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就应该说是让学术期刊真正走向科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参照。
如今,“核心期刊”的名称几乎是无人不知,但是,“核心期刊”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核心期刊”的概念又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而现在那些被冠之以“核心期刊”的期刊又是怎么确定出来的呢?其实许多人对此都是茫然不知。而且一般人也只是凭字面望文生义,认为“核心期刊”就是期刊中的“核心”。甚至还大多以为“核心期刊”一定是政府主管部门从行政的意义上指定下来的。在《“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一书中,著者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了非常全面系统的考证、梳理和研究。全书结构分作“解读篇”、“批判篇”和“重构篇”三大板块。“解读篇”首先对“核心期刊”的来龙去脉做了非常清晰的爬梳和描述。“批判篇”应该说是全书的中心和重心,也是本书最具有独特价值之处,作者在此不仅力陈“核心期刊”的七大负面效应,而且其学理性的批判,更是入木三分、振聋发聩。如对“核心期刊”滋生负面效应的成因与症结的分析,不仅找到了其内因,而且也分析了其外因。
现在,有些学术期刊尤其是高校学报,已沦落成为职称评审、津贴评定等提供“硬件”的工具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来评价学术期刊的质量,如何来评判一个期刊主编的办刊实绩呢?当然就只能靠期刊本体之外的一些东西,如期刊是否获奖、是否“核心”等等……尽管他们或许并不认为“核心期刊”有多大的科学性、合理性,但仅“核心”一词对人们尤其是期刊界以外的管理人士来讲,实在有太大的“诱惑力”和“欺骗性”。这样,“核心期刊”便成了某些期刊的追寻目标和必然归属,因为不仅“核心”二字吓人,“中国”、“全国”等字样也确实让你“心悦诚服”。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并未给入选期刊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称呼,但确有那么多的入选期刊在期刊封面印上了“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字样。其实,这是一个极不恰当的名称,容易引起该刊就是“全国中文期刊中的核心”的歧义和误解。事实上,从“核心期刊”本身的理论来讲,这样的“核心”根本就不存在……
“核心期刊”的变异过程被剖析得淋漓尽致。实际上,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核心期刊”研究的初衷只有两个:一是为图书情报机构馆藏期刊提供“参考”;二是为读者选择、阅读期刊文献提供“门径”。当年布拉德福提出文献离散定律,其实际意义就在于此。我国早期对“核心期刊”相关理论的译介和研究,同样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但近年来,国内“核心期刊”的原始功能逐步退化,学术评价功能渐趋突出,使用价值随之泛化。“核心期刊”被广泛运用于津贴评定、职称评审、论文评奖、期刊评价等领域,已全然演变成了一种评价尺度,并与知识分子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核心期刊”也由此引发出诸多负面效应。尽管有些负面效应是研究者始料未及的,但对出版界、学术界的冲击和负面影响却是十分巨大,有目共睹的。如,对于刊物的生存来说,如果哪家刊物被选为“核心期刊”,稿源、财源就会纷至沓来,根本无须发愁。但如果没有被选上“核心期刊”,随之而来就是优质稿源日渐稀少,优质作者群逐渐萎缩,整个编辑出版工作也会变得举步维艰。而对于文章的作者来说,现在发表论文只讲求“核心期刊”,文章再好、学术价值再大,但如果不是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评价时就会被打入“冷宫”,被视为是低质量的,就只能与津贴、奖励、荣誉之类无缘,作者的名誉、地位也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有谁还愿意把自己的力作交给“非核心期刊”(“边缘期刊”)发表呢?学术期刊丧失了优质稿源,谁都知道那将意味着什么。在这种情况下,“非核心期刊”不用说发展,就是要维持原有的水平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将学术期刊“腰斩为二”(“核心期刊”与“边缘期刊”),并将之与学人的利益挂钩的做法,实际上使学术期刊界原本有序的自由竞争变得非常不公平,学术资源的分配和流向完全为所谓的“核心期刊”所左右。刊物有无发展,其决定权也不再掌握在刊物手中,一切得由所谓的“核心期刊”说了算。
关于期刊评价和认识的问题,的确如作者所言,期刊发展需要科学评价,但我国学术期刊的评价却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庞杂无序。尤其是本不具备学术期刊整体评价功能的“核心期刊”的遴选,已经鬼使神差地操纵着我国学术期刊的生存和发展,甚至还莫名其妙地决定着研究生的命运以及许多人的现实生存和命运前途,这样的状况实在是不能不有所改变了。《“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一书在“重构篇”中提出了更加科学地重建期刊评价体系的问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引起足够的注意了。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该书出版之后,上市不到两月,即告售罄,第2次印刷亦在热销中。这说明本书所提出的问题正在引起广泛关注。但是,也必须看到,这样的问题不仅根深蒂固,而且直接涉及诸多方面的既得利益,要想彻底解决也非易事。我们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充分认识其弊端,共同来改善我们的学术环境,并进一步使得期刊的评价体系更加优化,让科研期刊的评价真正走向科学。
(作者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