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长风,写短文,历来就是端正新闻文风的需要。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曾批评那些空洞无物的长文章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做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60多年过去了,就新闻报道而言,那些“懒婆娘的裹脚布”仍然经常可见,远没有完全被“扔到垃圾桶里去”。 读者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那些篇幅冗长的会议消息,那些头版转二版、二版转三版的领导人的长篇讲话,那些大话、空话、套话连篇的所谓新闻言论和理论文章,那些整版的“纪实新闻”、“社会透视”、“大特写”、“大扫描”和连篇累牍充满水分的所谓“深度报道”等等,不是还接二连三地在报纸刊物的版面上频频露脸吗?受众对付这些长篇大论的办法常常是“走马观花”,或者干脆不看。即便偶尔浏览,也只是看题不看文,看头不看尾。这种传播效果尽管是采编者始料未及的,但却是必然的。新闻工作者采写长篇大论,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实在是有点像“顶着磨盘做戏——费力不讨好”。
新闻是一门用事实说话的艺术,如何从大量的客观事实中挑选新闻事实,在报道新闻事实时如何精选事例,如何用生动的新闻语言来陈述新闻事实,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增加新闻的信息量等等,这些都大有学问。借鉴中国新闻奖获奖短新闻作品的成功经验,应着力于下列十个方面去努力。
——熟悉对象,全局在胸。只有熟悉报道对象及其在全局中的地位,才可能把新闻写短。记者要熟悉自己所写的新闻事件及其人物,熟悉这些事件和人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有了这两个熟悉,写起新闻来就纲举目张,应该写的,一句不能少,不能写的,一字不能多。以第1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楚米镇1封村民举报信从垃圾堆回到村民手中》一稿为例,在全文360个字的篇幅里,受众所关心的新闻事实,一个也没有少,举报信从产生到送达及捡回的全过程非常清楚。如果作者不熟悉采访对象,没有全局在胸,很容易写成五六百字甚至上千字的报道。现在报纸上有些新闻,之所以语言拖沓,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对所写的人和事不熟悉,具体下笔时,则观点不明确,结果只能是东拉西扯。
——题目定小,主题集中。有经验的记者在写短新闻时,拟标题既反映重大主题,又定得很集中,切口很小,定得具体实在,一题一事,言简意赅,简洁明快。例如第16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评论作品《农科院所制假坑农的多重恶劣性》
一稿,全文还不到700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共有22个知识、信息点,从坑农害农的惊人数字写起,点名写了制假售假的单位,分析了原因,指出了危害和性质的恶劣。让人读后觉得言简意赅、清晰明快,并受到了启迪和鼓舞。由于题目定得小且具体,写起来文笔集中,篇幅自然就短了。
——浓淡相宜,重彩主体。这是使新闻简短的又一手法。仔细阅读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一些短新闻佳作就会发现,几乎导语和结尾都是简短的一句话,而且是直接放在正文的首尾,不另行成段。如第14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一稿,此文落笔就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写新闻主体,按时间顺序,从去写到回,一气呵成。以“中国探索太空的伟大创举开启了崭新一页”一句作结尾,全文仅354个字,干净利索,文字简洁到无法再简洁的地步。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小见大,是写短新闻常见的手法。为此,要求记者
(通讯员)从大处着眼,全局在胸。尽管笔下所写的只是一些具体的新闻事件,而心中所想的,眼光所涉及的,却是广阔的、深远的内容。应透过一厂、一店、一人、一事,反映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问题。像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长哈铁路沿线漏洒粮食严重》(第6届消息三等奖作品)、《大屋陈乡“鸭官司”发人深思》(第7届消息二等奖作品)、《贵州告别最后一条马班邮路》(第2届消息三等奖作品)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以《大屋陈乡“鸭官司”发人深思》一稿为例,报道通过一个乡政府为了开现场会,违反生产规律,要农民推迟售鸭,造成经济损失,进而引发农民向政府索赔这样一件具体事情,揭露了形式主义的危害。
——取其一点,不及其余。一篇稿子,最好只讲一件事。一次采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就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题目来写,这样就短了。如果是有关联的几个问题,可以写成系列文章,写成之一、之二、之三等,不要企图把所有的东西在一次写完,可以搞连续报道。就一件事或一个人而言,将最主要的事实,取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写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情节。这样,既可以写得有血有肉,又可缩短篇幅。以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通讯作品
《京郊四胞胎应征记》
一稿为例,这篇通讯全文只有600余字,可以说是一篇异乎寻常的短通讯了。作者紧紧围绕“应征”二字写,与“应征”无关或关系不太大的事件舍去,真可谓言简意赅、不枝不蔓。读后让人感到回味无穷。
——只讲事实,不加评论。用事实说话,即所谓“客观报道”手法,这是新闻写作的一条基本规律。一篇几百字的短新闻,如果加进评论,或有过多的议论,就会使该写的事实写不进去,就会很容易出现喧宾夺主,成为空洞无物的短新闻。要把新闻写短,就必须禁绝一切废话、套话、空话,删去一切不适合读者需要的内容,只写那些最重要的新闻事实。以第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女麦客王”出征陕甘宁》一稿为例,全文如下:
6月5日中午,一台桂林2号收割机从长安区申店乡何家营村隆隆驶出,“女麦客王”何俊英登上转战陕甘宁的征途。
今年43岁的农妇何俊英,前年自筹资金3.5万元从桂林买回一台收割机。她联络户县、周至等地5家收割机户联合作业,除在本地割麦外,还转战省内和甘肃20多个县,一天割麦五六百亩,乡亲们风趣地叫她“女麦客王”。
今年“三夏”开始,何俊英又同户县、周至、咸阳等地10多家收割机户相约在眉县一带集中,上宝鸡,下甘肃,到宁夏,搞割麦会战。何俊英说:“我娘家姐妹5个,婆家劳力也少,尝过夏忙劳少的苦滋味。我买收割机联合作业,想让乡亲们从繁忙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文中写的全是扎扎实实的事实,干净、利索,毫不拖泥带水,文中没有一句废话、空话,更没有任何评论、议论,都是非说不可的话,而这些,全是受众所关心的、感兴趣的内容。所使用的都是简单句和短句,念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也毫不费力。
——精心选材,以少胜多。短新闻,篇幅小,容量小。因此,要能说明问题,说服人,体现出新闻价值,就应力戒一般化的事例堆砌,而要选择那些最精彩、最有说服力的事例来表现和证实。对那些与主题无关的事实,游离于结构的事实,要舍得割爱。一篇新闻,哪些材料要,要详写,哪些材料不要,或简写,在动笔之前,都要精心剪裁。周敦颐的《爱莲说》,只有140多个字,写了莲、菊、牡丹,但重点是写莲,所以他对莲的描写就详,对菊和牡丹写得就略。由于选材和详略适当,所以篇幅短而主题鲜明。写新闻也是一样,在运用材料上要非常经济,特别是背景材料,要极其简练,以能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实或领会新闻事实的意义为度。只有剪去旁枝侧叶,方能使“主干”挺拔秀丽,切忌东扯葫芦西扯瓢,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位中国新闻奖短消息获奖者对笔者说:“写短新闻,在选取新闻事实时,应像吃竹笋一样,剥皮掏心,只要嫩肉。要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窥一斑而见全豹,”这是经验之谈。
——字斟句酌,惜墨如金。现在报纸上有些新闻之所以没有写短,或者短而乏味,其原因之一是空话太多,抽象的叙述太多,使得文章臃肿庞杂、枯燥无味。要将新闻写短,就要注意字、词、句的锤炼。写短新闻是“浓缩艺术”,要力求字字句句载着尽可能多的思想、观点、情感和信息。在表达事实时,要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要学习唐代“诗囚”贾岛那种“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字斟句酌的认真精神,要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要做到惜墨如金,还要善于变冗长的叙述为形象的比喻。爱因斯坦向别人解释“相对论”时曾说:“和漂亮的姑娘在一起,时间长也觉短;若在火上烤5分钟,就像烤了半天,此谓相对论。”一个形象的比喻省去了多少笔墨,就将“相对论”的概念讲得通俗易懂。新闻要短下来,在使用语言上,就要运用形象的比喻,代替冗长的叙述。要像酿酒、晒盐一样,排除水分和杂质,取其精华。大量的短新闻佳作表明,短新闻的短,绝非仅仅从篇幅上将长稿压成短文,而是将精心布局、认真选材和锤炼语言融为一体,做到达物传神、传情。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君看萧萧只数笔,满画风雨不胜寒”的效果。
——断裂行文,逻辑连接。所谓“断裂行文”,就是每一段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全靠内在的逻辑联系。在一般情况下,不用“但是”、“而且”“尽管如此”等连接词。请看第10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作品《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一稿,全文如下:
当地时间7日午夜(北京时间8日早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至少使用3枚导弹悍然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到目前为止,至少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20多人受伤,馆舍严重毁坏。
当地时间7日晚,北约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市区,进行了空袭以来最为猛烈的一次轰炸。晚9时始,贝尔格莱德市区全部停电。子夜时分,至少3枚导弹从不同方位直接命中我使馆大楼。导弹从主楼5层楼顶一直穿入地下室,使馆内浓烟滚滚,主楼附近的大使官邸的房顶也被掀落。
当时,我大使馆内约有30名使馆工作人员和我驻南记者。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不幸遇难。据悉,这是外国驻南外交机构第一次被炸。
爆炸发生后,中国驻南联盟大使潘占林一直在现场指挥抢救。许多华侨对使馆给予了极大帮助。潘大使在被炸毁的使馆废墟前,愤怒地指出:“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攻击。”
南联盟外长约万诺维奇说:“使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北约炸弹是对外交的轰炸。”
当地时间8日下午,中国在贝尔格莱德的数百名华人举行抗议游行,数千南斯拉夫人参加了游行。
这则400余字的短新闻就是采用“断裂行文”,逻辑连接的方法。全文没有一个连接词,每一段事实都是相对独立的,相互间靠强有力的逻辑连接,6个自然段构成了一则事实完整的新闻。如果不这样写,而采用起承转合的写作方法,那样文章必然会拉长,主要新闻事实也会淹没在繁杂的过程中而不清晰。可见,新闻要写短,采用“断裂行文”,靠行文中的内在逻辑连接,而不加任何“添加剂”,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精心删改,舍得割爱。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稿是反复修改出来的,短新闻尤其是这样。毛泽东同志既是短新闻的倡导者,又是带头写短新闻的实践者。笔者翻阅毛泽东同志的部分新闻手稿,发现每篇都有修改的地方,真正做到了千锤百炼。毛泽东同志对文中人人知晓的,不再重复出现第二次;能省略的尽量省略,比如前文已提到过的名字,下文再涉及到时,就只写姓,省去名。相比之下,我们有的记者(通讯员)写的新闻,就舍不得割爱,或生怕人家看不懂,不该发议论的地方也要发一通议论,不必交代的背景材料也要交代一番。人们熟悉的单位仍要写所在地点,大家熟知的人物,每次报道都重复写一大串头衔。这样就不可能短下来。要短,就要舍得割爱和精心删改。只要有了这种精心删改,舍得割爱的精神,新闻何愁不能写短?
新闻竞争要求新闻工作者练就写好短新闻的硬功夫。把文章写得短小精悍,是作文的一种很高的境界。清人郑燮在论文章的一首诗中有一名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新标异二月花。”前者是讲精练,后者是讲新颖。可见,精练新颖,是自古以来文人们一贯的追求,当然也应当成为新闻工作者的追求。海明威为了达到简练的目的,常常用一只脚站立写作,迫使自己的文章简练再简练。契诃夫说:“简练是天才的姊妹。”莎士比亚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些都是至理名言。它也应当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座右铭。愿新闻工作者们转变观念,打消顾虑,下功夫提高采写水平,为时代和人民写出更多更好的短新闻来。也愿编辑部采取有效措施,精编短新闻,为短新闻大开绿灯,提高短新闻的“身价”,把重要的短新闻发头版头条。愿总编辑、名记者、老记者们带头写短新闻。评选新闻奖时,能有更多的短新闻精品登上中国新闻奖的领奖台来做示范和激励大家。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