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同学迫不及待地翻阅自己喜爱的书籍
3日上午,本报第7个南国阳光书库在儋州市那大镇石屋村的社区大学落户。这是本报首次在西部市县设立书库,也是本报首次在社区大学设立书库,从今天起书库中由广大热心读者捐送的2000余册书籍将向该村村民和乡村孩子开放,将知识送向村中的每个角落。
书库落户一所特殊“大学”
上午11时许,本报两辆送书车抵达儋州石屋村社区大学,社区大学内绿树成荫,新修建的校舍和礼堂整齐干净,有些放学的孩子已经站在教室门口翘首等待。以后这里将成为石屋村民学习技术、博览书籍的园地。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国阳光书库落户的这所学校是一所非常特殊的“大学”。
据了解,石屋社区大学是由儋州新农村建设实验区筹备建设,在石屋村,利用原来废弃的招待所,在农民的家门口建起农村大学,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和文化科学知识的培训。该社区大学是目前国内第一个在农村建设的农民大学,得到儋州市政府、那大镇政府以及海南民间力量的大力支持,目前,投资的房间装修和道路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其中已有一间图书室已经修建完成。农村社区大学将吸引有理想的农村知识分子、农民精英、乡村医生、农技人员、基层农村干部,以及大学里的教师,作为志愿者,为社区大学授课。凡年满十八周岁具有继续学习愿望的农民,都可以报名参加农村社区大学的学习。
石屋村曾有段光荣历史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仅如此,石屋村曾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村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期,石屋村是学习最积极的村庄。当时有“北有大寨,南有石屋”的说法。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石屋村的银行存款有一百万元人民币,粮食储备也达到一百万斤,号称“双百万”。八十年代初分田单干后,石屋村的集体经济走向衰落,当时集体留下的电影院、展览馆、招待所、食堂、橡胶厂等公共设施遭弃置。为了充分发掘和利用石屋村的历史资源,这里被列入儋州市新农村建设实验区,并计划在这里建立社区大学试点和乡土文学创作基地。而今的石屋村早已成为闻名省内的文明生态村。师生携手将书籍摆放到书架上
律师事务所捐千册法律书籍
正值全省各地掀起法律进乡村活动的时候,海南金凯旋律师事务所也加入到本报的爱心活动中来。为了给乡村送书送法,他们筹集捐赠了1000余册法律书籍送给了南国阳光书库,希望这些书籍能给乡村村民和孩子带来帮助。
记者在送来的图书中看到大量的法律书籍,其中《法律汇编》51册、《司法文选》70册,还有大量与法律相关的杂志,例如《中国律师》248册、《海南律师》23册、《检察风云》24册、《中国律师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10册、《预防犯罪》10册等等。此外还有房地产用书、电脑爱好者、以及一些少儿家庭读物。学生高兴地将书籍搬入阳光书库
孩子:一三五我们快乐读书
本报此次成立的第7个南国阳光书库除了1000余册法律书籍外,还有1000余册小学、中学教辅书籍、课外读物。和本报以往设立的书库不同的是,此次在社区大学成立南国阳光书库除了向乡村学校的孩子开放外,还向村民开放。
今天,由海口学校学生捐送的教辅书籍也令乡村孩子们惊羡不已。黄永秋是石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她告诉记者,从今以后,他们星期一、三、五都可以来这里看书。她说自己很喜欢看童话,特别是《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再就是《十万个为什么》。
同校的王文妃今天看起来也是神采奕奕,她说以前没有机会像今天一样看书。记者在书库的门口看到几个孩子在争抢着看《鲁滨逊漂流记》。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讨论 照片均由本报记者 李小岗 摄
志愿者:让更多村民看到书
在社区大学里活跃许多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有的是在校的大学生,有的也只是刚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申鸿光和陈晶晶便是其中两人,他们每月仅有几百元的微薄补贴,但却热情很高,事无巨细地打理着农民大学里的事务,包括图书室。
陈晶晶告诉记者,这些捐书都是流动的,而他们来负责流动的工作。他们会把一些书放在村子中心的小卖部里,安排一个人固定地管理,登记村民借阅的情况,过一段时间又会换上一批书。这样流动设点的方法可以让更多的村民看到书。
本报记者 林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