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健君
11月3日,占沪市大盘权重近20%的超级航母工商银行收盘于3.36元,与中国石化、宝钢股份等央企大盘股带领沪综指又创出了1866点的五年新高。但站在财富证券阜城门营业厅里的股民刘萍,叹息着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全是大盘股在拉指数,我们普通股民买的股票跌了,又是赚了指数亏了钱。 ”
在目前火爆的中国证券市场上,普通投资者感受到的这种威胁,类似于生态学中的“河鲈故事”。河鲈,是生活在新疆北部的一种食肉鱼种。有人为提高其经济价值,将河鲈放养到新疆南部的博斯腾湖,在新的生存环境中,河鲈因缺少更凶猛的鱼类天敌而大量繁殖,并吞食其它鱼类,由此导致博斯腾湖特有的名贵鱼类扁吻鱼绝迹。而河鲈自身亦因群体数量过大,食物不足而个体变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价值。近亿年形成的博斯腾湖鱼类生态系统,不到十年就毁于一旦。
针对此现象,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著名证券业内人士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提醒说,“类似工行这样的大型央企上市,也要看到其正在对其他股票造成强烈的‘挤出效应’。”比如工行上市一周来,“挤出效应”就初步显现,目前盘中多数个股表现疲软,两市涨跌个股比例约为1:3。
同时,因为央企上市规模巨大、筹码战略意义突出、初期投资价值丰厚,不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绝大部分股票都被资金丰裕的大机构和央企所持有,一般投资者甚少能“分羹”,造成优质资源的提供和分享都呈现一定程度的“马太效应”,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虽然整体上,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在不断提高,但股市的价值体现和投资选择都比较单一,投资环境承受风险的能力,至少在结构上比较脆弱。”他说。
“尤其是当前,工行成功上市使得市场上‘进入大蓝筹时代’的情绪更为高涨,甚至一些舆论一度把央企当作了‘大盘蓝筹股’的代名词。这极有可能助长央企集中上市的倾向,造成发行在节奏上的失序和结构上的进一步失调,形成市场资源过度集中于央企的局面,不利于股市可持续发展。”
他认为,尽管目前局势不错,但中国证券市场“大病初愈”,慎用央企集中上市这种方式“猛补、恶补”,“这个时刻最应该绷紧防微杜渐的弦,从长远的角度,注意市场的承受力和发行节奏,谨防‘河鲈悲剧’在中国股市重演。”
慎提“大蓝筹时代”
采访中,《瞭望》新闻周刊接触到的许多证券研究人士表示,工行等央企经营稳健、回报优厚稳定,是典型的低风险、有稳定收益的价值型投资品种,“它们的入市增强了价值型股票的供应量,能够强化市场价值型投资的理念,有利于股市的长期稳步健康发展。”
这一点已经是市场共识。《瞭望》新闻周刊从国资委得到的最新业绩报告显示,2006年前三季度国有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继续了优秀的运行态势,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4%,实现利润6643.6亿元,同比增长18.2%。尤其是在利润优厚的有色、汽车、石化、机械、电子、建材、化工等7大行业中,央企利润增速均在20%以上。这表明,目前央企仍然是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一族,让更多股份制改造完成后的央企有步骤地逐步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是股市发展健康壮大的需要,更是让国内投资者分享国企改革成果的需要。
但如果由这种分析得出,“以工行为代表的众多央企的上市无异于‘定海神针’,会推动市场走出指数型结构性牛市,内地股市由此进入真正的大盘蓝筹时代”,甚至得出“目前A股市场需要至少50家‘工行’上市”的判断,结论可能稍嫌过早。
其实,无论是工行还是其他央企,上市仍然是公司改革和治理的第一步。市场分析人士李幛就此指出,股市质量提高需要大盘央企,但需要的是质量高的央企,“央企盘子越大、质量越好,股市上升动力当然强大;反之,盘子越大,质量越差,股市反会遭到更大的拖累。”
值得注意的是,工行、中行、中石化、宝钢等垄断性和资源性很强的中央直属企业,目前公司质量和效益深受特殊因素影响:其一是原国企垄断色彩的继承和遗留,仍然占有相当的其他企业难以接近的优质资源;其二是通过所属行业资源价格高企,获得大量高额利润;其三是改制效果更多来自财务改造,而非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这些原因的不可持续性和不稳定性,直接影响了目前央企质量的成色,其“蓝筹”形象也有待更多的市场考验。因此,所谓“大蓝筹时代”,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大盘子时代”。
特别是在我国股市逐步趋好的背景下,国际投机资本在炒做完我国房地产后,有可能借助各种题材转向炒做A股市场的资本品价格。所以,“大病初愈”的股市慎提“大蓝筹时代”,是一种更为负责的态度。
央企不一定是“补药”
事实上,如果能冷静客观对待央企和央企上市,就会发现高估其作用,有可能让市场重犯“从一个极端进入另一个极端”的错误。11月初,当沪综指终于稳定在1800点以上后,市场上开始“吹响”了2000点“冲锋号”,而发起“冲锋”的动力就被寄托在了上市央企和央企上市上。
股市能把央企当“补药”用吗?
从宏观看,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尤其是一年来股权分置改革取得成功,上市公司所有股东终于有可能具备统一的利益基础,使得市场主流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融资渠道,而是建立能够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足够强大的资本市场。为此需要有更多像工行、中石油和宝钢这样的央企进入A股市场。
但微观上却不能不注意到,到目前为止,从中航油新加坡事件到三九资金黑洞,以及最近暴露的华源崩溃和南航11亿委托理财血本无归,一些央企在具体运作中漏洞频出,在资本市场中伤痕累累。客观讲,央企总体水平仍然良莠不齐,包括不少完成公司改制甚至已经上市的公司。
而且,由于近年来国际资源价格高企,许多资源垄断型央企资金充沛。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国庆致辞中提到,近3年来央企资产总额增加3万亿元左右,是目前6万亿国内股市总值的一半。一位业内人士向《瞭望》新闻周刊透露,一些央企挟雄厚资金大规模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不仅动辄使用上百亿元的资金在一级市场打新股,大赚没风险的钱,在二级市场上也是非常活跃。宝钢、申能、上汽、中集等大企业集团出现在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之中。并且,不管套现还是上市,利用宏观政策,央企每次总能有惊无险平稳度过。这对于建立资本市场的规则有害无益。甚至某些央企成立投资公司,将收入打入投资公司进行资本市场的博弈,已成为常见的央企理财模式。
市场观察人士叶檀指出,央企如此作为,将会形成上市公司之间交叉持股现象,以及巨型企业与银行之间交叉持股现象。当市场上升时候,各方面的表现都会出奇地好;当市场衰退时,一个企业的“感冒”会通过资产链条无限传染给其他企业。这就好比越是单一的生态系统,抗风险的能力越脆弱。
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难以约束的局面,正是日本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迟迟难以摆脱衰退的原因。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像中行、建行、中国人寿和宝钢等大型上市央企间相互持股的现象越来越流行。
正是这种资源和政策越来越多地在央企之间流动,有可能加剧原本就比较严重的市场结构性问题,一方面使得央企一举一动主导整个市场的走向,另一方面造成普通投资者只能是“赚了指数赔了钱”。甚至,有可能再次形成资本市场国有股“尾大不掉”的局面。
因此,无论是监管者还是投资者,都不能简单地把央企等同于蓝筹股,更不能把股市的完善和健康仅仅寄托在央企身上。“管理层眼中,只应该有质量的标准,而不应有央企和非央企的身份标准。”上述业内人士说道。
市场需要“多样性”
按照生物学的解释,物种单一的情况下,很容易因为环境变迁或偶发自然灾难,引发大规模生物灭绝。资本市场其实也是一个生态系统,股权和资本特征的多样性越高,市场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也就越强。
但事实上,我国资本市场“物种”单一化倾向一直较为明显。截至2005年底,沪深两市国有股总数占总股本比重为49.45%,国有股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其中,国有股在采掘业(含煤炭、石油及有色金属开采等)上市公司中比重达73.51%,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为56.14%,金属与非金属制造业(含钢铁、有色冶炼加工业、水泥等非金属建材制造业)为50.80%。
这种股权集中型市场结构进而导致上市公司频显“国有股独大”现象,出现国有股代理人“一家说了算”的情况。而且,许多上市公司实际是控股股东的子公司,这些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关联交易,甚至将上市公司当成“提款机”,在这种情况下,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害广大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
相反,只有股市结构的多样化,才能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而形成多元产权主体制衡机制,以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真正建立。这也是一国资本市场成熟与否的关键所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动央企和上市央企股权的多样化。国资委已经针对中央企业产权改革提出:鼓励国有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已给出了明确指导。
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监管者要积极鼓励包括民企在内的优质非央企企业的上市,加快市场风险退出机制,吸引类似百度、无锡尚德那样的优秀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丰富国内A股市场的内容,真正实现多层次市场的目标。
众所周知,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上升并没有直接反映到股市中。民营经济的投资规模在2002年就几乎可以与国有经济平分秋色,但至今其在股市中所占比重甚至不到20%。尽管其中也有一些上市民企恶劣的违规行为损害了民企整体声誉,可上市民企不足的问题已经使得中国资本市场的主体(即上市公司)面临断层危机,整个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失灵。
因此,在工行盛装上市的同时,监管层也要加快民企上市工作的推动工作,为中国股市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多样性“物种”。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