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统计信息网发布了《2006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报告指出,根据2005年的数据,长三角经济总量大于珠三角,但珠三角人均GDP高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增长速度快于长三角2.3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全国最具活力的两大经济区,在过去一年的发展中,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经济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区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但其在经济发展中,仍存在着区域资源整合与流动不充分,产业结构梯度开发不够等问题。
经济总量:长三角强于珠三角
2005年双三角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52022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83085亿元)的28.4%。其中,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0亿元大关,达到33963亿元。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18059亿元,比上年增加2730亿元。
GDP总量上,2005年长三角是珠三角的1.86倍。尽管两地区经济在2005年均保持了快速增长,仍均高于全国10.2%的平均水平。但珠三角(15.8%)比长三角(13.5%)快2.3个百分点,这表明两地区经济总量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经济总量并不能反映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真实发展水平。”长三角联合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维指出,“因为,2005年江、浙、沪两省一市的GDP总额为40781亿,长三角16市就占了83.3%。珠三角的数据是按照广东全省进行统计的,包括西部山区欠发达地区,可以想象,广东省发达地区的发达水平要高于长三角地区。如果按照全省比较,把长三角的一些欠发达地区也算进去,人均GDP上的差距则会更大。”
陈维表示,在财政收入方面,长三角明显高于珠三角,这一点非常可喜。从双三角GDP比重的差距和财政收入的差距可以看出,整个长三角产出的效益好。“财政收入主要是靠税收,说明我们的效率比较高,产值比较高,制度的规范程度好。”
陈维告诉记者,财政收入高说明这个地区财力增长方面有优势,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都要靠政府财力的支撑。这几年,江苏、浙江、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好于珠三角也是得益于强大的财政力度。而其它方面,启动、突破、配置的资本如果长期保持增长的话,对未来的发展也是很好的因素。
人均水平:珠三角强于长三角
报告指出,2005年双三角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2005年两个三角洲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长三角为15607元,比全国高出48.7%;珠三角为17477元,比全国高出66.6%。两个三角洲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其中长三角为7109元,是全国的2.2倍;珠三角为6331元,是全国的1.9倍。
在最重要的数据人均GDP上,珠三角高于长三角。2005年珠三角人均GDP(常驻人口平均)为41990元,长三角(户籍人口平均)为40612元,珠三角仍比长三角高3.4%。
陈维表示,珠三角流动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且该比重远远大于长三角。2005年珠三角以常驻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仍高于长三角以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人均经济效益明显好于长三角地区。“这一数据更加显示出我们的差距所在。如果加上长三角其他欠发达地区进行全省比较,则我们的差距更大。”
陈维指出,造成这一差距有几个原因。首先,珠三角是先发地区,其开发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基础和氛围好。而长三角处于后发,比如上海从90年代初开始。
而先发地区的珠三角在几个方面做得好,产业积聚方面做得好,企业密度和投资密度、产业之间的协作方面,都要好于长三角。长三角16个城市属于两省一市,区域之间的整合、产业的协作、布局的合理上还存在欠缺。由于同水平上的竞争比较激烈,制约了整体的发展水平。
“区域内部,珠三角由于在一个省内,联系很近,经济和社会的交往程度带来了市场的繁荣,经济社会的流动性增强为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活力。长三角的市场也大,但是没有珠三角那么频繁,赶不上珠三角内部的联系。”
陈维同时指出,也不可因为平均GDP一项就认为长三角弱于珠三角。虽然从人均GDP和家庭收入上看,珠三角平均生活水平高于长三角。但同样,1000元在上海、深圳以及西部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因此并不能说明人均收入水平高,生活质量就一定高。
立足加强区域化合作
报告强调,2005年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区域合作硕果累累。涉及环保、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旅游等广泛领域。
信息共享平台正不断拓展。《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推进方案》提出“信用长三角”,力求实现三省市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的试运行、三地信用工作信息的相互交流、企业信息的相互查询。
目前已确定了“长三角”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的工作目标:力争2006年前,共同制定区域内三方信用信息标准,完成信用信息的分级管理,实现基本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信息定期更新新机制,制定信用服务机构跨省市服务导则和建立信用服务机构失信通报制度;争取2007年前,建立针对企业和个人的联合奖惩机制;争取2010年之前,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信用管理政策法规体系。
2006年,“长三角区域规划”将出台,着重研究解决区域内分工、协调区域内各地区共同关注但单一省市又难以自行解决的重大问题,以及区域合作的政策措施。具体包含9大内容:即长三角发展所面临的综合交通、能源、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人才资源开发、创新能力建设和区域国际竞争力。
区域交通体系日臻完善。围绕国家长三角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沪苏浙将重点推进高速公路和铁路项目的衔接,2005年年底完成《长三角综合交通规划方案》。在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启动方面,上海至南京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及审查工作已经完成;宁杭城际铁路项目前期研究工作也已开始;上海-南通铁路预可行性报告编制完成,崇明至启东过江通道工程可行性报告和相关专题研究工作也已完成。
“无障碍旅行区”雏形实现。通过积极完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沪苏浙加大了旅游市场拓展和项目开发合作的力度,共同构建“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2005年7月,国家旅游局批复将三省市编制的《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作为重点项目,纳入全国“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计划中。目前,三省市正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长三角区域内旅游专业人才的柔性流动,相互认可业务资质证书,实行导游管理信息、执法信息的共享。
对于长三角,报告特别指出要协同调整产业结构。长三角城市群之间应向产业结构的梯度发展、层次开发倾斜,避免区内的过度竞争。逐步形成互补、共赢的梯度开发优势。
“区域的联系,产业的联系,利益的一体,这是长三角努力的方向。要实现梯度转移,区域间的产业就要一体化发展。”陈维认为这一建议非常合理。“不能上海全部高层次,其它地区都是低层次。要在区域间的产业更加紧密和联系的格局下,探讨梯度的问题。”
陈维认为,现在后发地区可以作为生产基地,先发地区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连成一体化的产业布局或体系。
数字“双三角”
双三角地区的贸易额占全国贸易总额的64.2%,2005年总量达9131亿美元。其中,长三角实现贸易总额50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2%;珠三角实现贸易总额4107亿美元,增长20.2%。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05年长三角以16172亿元远远高于珠三角的529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8.6%、16.6%。
2005年双三角财政收入总额为438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3.9%。其中,长三角财政收入为3174亿元,比上年增长31.5%,占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8.3%提高到9.3%;珠三角为1211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占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6.1%提高到6.7%。
近几年长三角对外贸易以较高速度增长。2005年,长三角对外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25.2%,珠三角对外贸易总额增长20.17%,长三角比珠三角快5个百分点。到2005年,长三角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从2001年的27.09%上升到35.33%。而珠三角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由2001年的33.04%下降到28.88%。长三角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