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为公司与全球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沃达丰近日在香港联合宣布,由华为定制的沃达丰第一款自有品牌3G手机V710隆重上市。该手机已于10月初在英国、德国、意大利、爱尔兰、西班牙、荷兰、希腊、罗马尼亚和葡萄牙等国家同步发售。
华 伟摄
“中华双子座”
华为和中兴,这两家同在深圳的企业堪称电信制造业的一个奇特现象。有人把他们称为“中华双子座”、称为“中华兄弟”。也有人说他们是一对难解的冤家,是电信制造业内的“德比大战”。更有人分析出两个企业的不同特点,把他们比做“狼群与牛群”,是你死我活的关系。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两家企业发展得格外健康,均处于行业内领先位置。
先看规模:2005年,华为的全球销售收入达453亿元人民币,中兴的销售收入也不错,超过200多亿元。
再看效益,大家本来有所担心,价格战会不会伤及双方?从华为和中兴交上来的答卷看我们未免杞人忧天了,两家的利润状况都不错,财务状况仍然堪称健康。
再看看市场,似乎更让人欣慰,两家企业同时参与国际市场角逐并双双获得巨大收获。2005年,华为和中兴的产品不仅在亚太、中东、非洲、南美等欠发达地区全面开花,而且开始进军欧美等全球经济最发达的顶级市场。华为甚至还成功跻身于英国电信、法国电信、德国电信、荷兰等全球顶级通信运营商的供货商行列。
在技术上,两家企业也获得突破。华为和中兴不仅涉足国际通信专利和标准的角逐,并且成为国际通信专利和标准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05年底,华为累计申请的专利达到14000多件,已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中兴通信累计申请核心专利也突破3000项,其中大部分为发明专利申请。两家企业目前都已经掌握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
因此无论从规模、效益还是市场、技术,两家深圳的企业都堪称国内企业的翘楚。
“战斗”里成长
然而,熟悉华为和中兴的人都知道,这对同城兄弟关系并不融洽。要解读他们的关系,最鲜明的印迹第一是对手,第二还是对手。而且毋庸讳言,两者在竞争中还经常擦枪走火,互为被告、闹上法庭、对簿公堂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两家的竞争关系无法避免:华为和中兴70%的产品趋同,他们几乎无法彼此绕开。
两家的竞争注定会白热化:华为和中兴的产品中,电信设备是大头,而针对个体消费者的终端产品份额较少。换句话说,他们的销售对象与亿万计的个体消费者比,简直是沧海一粟。卖消费品的没有一家企业能独占市场,因此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你卖的再多,也总有我生存的余地。但卖系统就不行,国内就那么几家运营商,国外也就那么百来个国家,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因此很难做到另辟蹊径。
但是恰恰是惨烈的竞争环境成就了当今中国最强大的两家电信制造企业。
“如果没有华为,中兴也不可能始终保持着活力;而如果没有中兴,华为也不会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如果离开任何一家,另外一家在面临国际巨头的强大阵容和全球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时,将显得势单力孤。”曾经在华为工作过两年多、现在中兴担任高管的一位人士这样评价两家公司的关系。
显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也是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这就像体育比赛,有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对出成绩必不可少。比如刘翔,在国内比赛他能很轻松夺冠,但要跑出12秒88的好成绩,约翰逊的同台竞技就显得那么的必不可少。
研究两家企业发展的人都会明显感受到两家企业在发展中的共生关系。华为和中兴几乎同时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那时的中国通信领域由欧美厂商所垄断,国内的电信设备被称为“七国八制”——有7个国家8种制式,唯独没有中国自己的产品。后来,华为和中兴,包括北京的巨龙、大唐等一批国内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纷纷在程控交换机上实现零突破,当时号称“巨大中华”的四颗明珠一举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此后,华为和中兴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初一段时间,中兴处于领跑地位。但1995年,华为凭借在万门交换机上比中兴早半年投入市场,从此开始穿上“领旗衫”。
两家企业的逐步壮大导致竞争加剧。回顾这段历史颇有戏剧性。1998年7月1日,华为在河南高院与长沙中院率先起诉中兴,状告中兴公司将两家公司的产品进行误导性对比,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对方赔偿损失。27天后,中兴以同样的理由在河南提起民事诉讼,状告华为公司不正当竞争,要求对方赔偿。从此拉开两家企业市场之外的法庭角逐。短短两年,官司就不下四五起,企业竞争充满火药味。
然而,激烈的市场冲突和法庭对决不仅没有分散企业发展的精力、影响两家企业的发展势头,反而加速了彼此的发展。打官司的1998年,华为和中兴的收入分别为120亿元和41亿元,到2001年分别增长到255亿元和140亿元。兄弟两个在“战斗”里成长、壮大。
为何没有两败俱伤
华为、中兴一对路窄的冤家在竞争中不仅没有彼此消耗,反而共同成长的经历耐人寻味。业内人士分析,造成这一良性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电信竞争最大的格局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竞争。就像奥运会一样,我们的选手面对的最大对手是国外优秀选手,战胜国外选手是最根本任务。华为和中兴从一开始表现出来的似乎是兄弟之间的竞争,其实这是被媒体焦点集中放大后的结果。要知道,他们之间的任何一次竞争都不是一对一的,或者是非你即我的,而是在若干国外跨国公司共同参与下的多头竞争。当初任何一个省的电信设备招标,都有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多家跨国公司同台竞争。现在他们参与的国际竞争更是如此。多角度竞争关系导致了无论是华为还是中兴,都不能不顾一切地以彼此打压为目的,而必须考虑到企业自身如何壮大。否则和跨国公司比,本来就实力弱小,再进行内耗,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其次,对于电信这类高科技企业,最大的资源是人力资源而非其他资源。这与其他行业的同城竞争有所不同,同城竞争的概念在竞争中的权重相对较弱。因为在人才资源上的同城竞争恰恰具有一定正面作用。
由于身边有一家优秀同行虎视眈眈,企业就更要注重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凝聚力。比如中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内部流动机制,让合适的人处于合适的位置。为了确保这种流动的效率,中兴设立了两个标准:一是符合公司人力资源增值标准。如果某个经理岗位出现空缺,就会在全公司内发布公告,凡满足条件的员工都可以报名应聘。二是员工个人发展标准。中兴规定,员工服务满两年即可提出流动申请。而华为则给每个人才脱颖而出的机会。在华为,你可以一夜之间从一个普通员工升为高级管理者,据说有一位员工升为高级工程师时才19岁,还有一位员工工作后第七天就被提升为高级工程师。因此,虽然两家同行企业都在深圳,但是两个企业之间员工互相“走动”的现象较少,没有发生过大范围集体跳槽到对手公司的事件。
而个别的跳槽现象,对两家公司的管理与技术路线上的互相借鉴则利大于弊。比如,华为早期做SDH的骨干中,就有一些来自中兴;而在中兴占有优势的CDMA和PHS领域,则有一些又来自华为,在数据和其他领域,这种人才的相互“调剂”也有存在。
华为和中兴当初在国内市场的白热化竞争某种意义上恰恰是一种练兵,让双方在今天更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日渐成熟,从而避免了与列强交手时因为不规范竞争而被抓住把柄,这也是两家企业能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天,逐步长大了的华为和中兴,战场已经遍布五大洲四大洋,但是近年来几乎再也听不到他们因不正当竞争而与其他企业闹出官司,这无疑得益于当初双方的交手让大家吸取了教训。
互为压力是华为、中兴共同壮大的另一个原因。据说,目前不少跨国公司开始对华为和中兴感到头痛。因为我们的技术差距在缩短,而他们和我们在成本上以及服务上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的缩短。而如果没有华为、中兴之间的互为压力,双方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的动力就会不足,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优势就有可能慢慢消失。而恰恰两家企业并存,谁也不敢放松下来,因此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与服务优势就始终成为企业一种内在基因存在。比如华为和中兴在不少国外项目上胜出,除了综合报价的优势,还有一个关键是承诺了长达10年的服务期,这在国外公司很难做到。
度尽劫波兄弟在
打归打、斗归斗,华为中兴毕竟姓中,彼此再怎样冲突那也是兄弟间的事情。一位中兴高层透露,在前两年华为与思科的知识产权官司中,中兴从来没有发表任何不利于华为的言论,并对华为持同情态度。而在两个企业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国外,一家企业的新人准备去办事处报到,办事处到机场去接的时候却没接到人。后来那个新人打电话给办事处说,他在另一家企业的办事处里。原来他到机场的时候另一家企业也正在接人,于是他就一起被接回去了。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虽然二者竞争不断,但在国外,大家都是中国人。的确,今天你无论在华为还是中兴采访,已经很难再听到彼此间的攻击,甚至负面的评论都少了,难怪有人大胆提出,华为中兴今后是否会有走到一起的一天?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未来如何我们无法断定。但是,从这两家竞争中长大的兄弟的成长经历,我们有理由相信,竞争中造就的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应该可以走出更好的路来。
链 接
华为部分产品全球市场排名
华为产品覆盖移动通信(含3G)、数据通信、光网络、固定通信、业务与软件、终端等领域。其中,3G产品跻身全球第一阵营,截至2006年9月,WCDMA在荷兰、阿联酋、日本、西班牙、葡萄牙、马来西亚等33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商用。CDMA2000获得28个商用合同。
此外,华为还有部分产品市场排名已经世界领先。比如,NGN软交换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一;智能网用户数全球第一;长途波分全球市场排名第一;宽带产品中,IPDSLAM全球市场排名第一;MSAN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一;光网络产品全球市场排名第二;数据通信中,路由器运营商市场全球排名第三。
(资料来源:华为公司网站)
中兴公司获得的部分荣誉
2006年9月,中兴通讯程控交换机获评“中国世界名牌”称号。
2006年8月,中兴通讯跻身《商业周刊》“中国最佳品牌20强”。
2005年12月,中兴通讯“GoT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成功入选信息产业部评选的2005年度“中国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
2005年9月,中兴通讯作为惟一一家通信制造企业获得2005年“深圳市市长质量奖”。
2005年6月,中兴通讯作为中国内地惟一的通信制造企业跻身《商业周刊》“全球IT100强”。
(资料来源:中兴公司网站)制表:刘小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