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
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大家拼命挤进大城市找死,然后把自己的小孩子在暑假里送到农村和山区去安乐。很多家长抱着一种幻想:让孩子去看看那些苦地方,过一点苦日子,回来就知道珍惜现在的生活环境,从而门门考一百,顿顿都洗碗。 学校方面对此也非常支持,例如最近深圳北师大南山附中的举措就蔚为壮观:
近日,该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其中380名初三学生乘火车前往井冈山,近400名初二学生则赴贵州进行“手拉手西部行”扶贫助学活动,由于路途遥远要包机往返,每名学生费用高达2000元。(11月5日南方都市报)
深圳的中学生大老远赶到贵州去“扶贫助学”,这是善举。行善的人选择何种方式前往捐赠地点,那是别人的自由。飞机也好,火车也罢,甚至坐邮轮环球一周以后再换直升机抵达,只要掏得起这钱,都属正常。
这事没有任何值得指责的地方,只是有些值得大笑的细节。400名同学,每名2000元,一共是人民币80万元。为了一次“手拉手西部行”,路上的花费和食宿就花去了80万元,这手拉得可不算便宜。
作为贵州的小朋友可能会觉得有些困惑,如果他们能读到报纸的话。一群深圳的小朋友要过来和自己手拉手“扶贫助学”。然后为了来这里一趟,他们花掉了80万元,这钱足够修4所希望小学。那位贵州小朋友如果还懂除法的话,那么他恐怕宁可不去拉这手,而是要80万元的捐助。
所谓“帮助”,应该是急人所急,想人所想。别人要上学,别人要念书,而和访客白生生的小手相握恐怕不是当务之急。访贫问苦本是好事,但在哪里不能花掉2000元?何必跑那么远去花?
学校方对此非常敏感,一再宣称他们在活动中没有任何获益,没有强迫学生参加。这些钱主要是交给旅游公司,而旅游公司是经过竞标入围,不存在黑箱操作的可能。这些话听起来实在有些多余,还没人问校方吃没吃回扣,那么紧张做什么呢?
教育是学校的职责所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真吃上了教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这种贵州七日豪华双飞游是想教会小孩子什么呢?难道要教他们只要“看上去很美”,就可以只要形式不要实效,小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未来的官员,是未来的志愿者,是未来的赈灾者。如果他们终也接受这种“扶贫助学”的形式,那么这个国家未来怕再无举办任何赈灾、援助的必要,至少还能省下点路费。
在困苦之中的人们渴望有援助的手伸过来,但是有些手伸过来的时候却让人有种情何以堪的感受。尤其是有些手上的油太多,虽然是伸过来了,但是实在是没有办法拉住,太滑。
和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