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炯强通讯员傅湍薇)近两年,选秀风潮席卷全国。类似超级女生、我型我秀、好男儿等节目正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不由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偶像”的讨论。恰好,复旦的本科毕业生尚雯婕夺得了今年“超女”决赛的总冠军。 那么,复旦学生对此是如何关注的?复旦的青年学生有着怎样的偶像观?就此问题,复旦团委调研部近期在校园内展开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复旦的大学生们拒绝将“超女”当成“偶像”。
调查中,50%以上的被访者认为,“超女”只是一般的娱乐明星而已;而认为自己的校友尚雯婕是自己“偶像”的,只有不到10位的受访大学生。而且对于“超女”
的成功,大部分学生更愿意用“一夜成名”(25%)和“幸运”(23%)来加以概括,认为她们努力拚搏的仅占10%,认为她们拥有实力的占12%。
在问及“哪些类型的人可以成为偶像”的问题时,2/3的学生选择“企业家”,仅次其后的是“科学家、学者”,然后再是“娱乐明星”。当问及“认为偶像应该具有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时”,有42%将近半数的同学选择了“社会贡献”,而“气质形象”(31%)次之,“才艺技能”(20%)又次之,而选择“社会地位”“其他”和“财富身价”的分别只占7.3%,8%和0.6%。由此可以发现,复旦学子们对于偶像的认识在多元化分布中包含了理性思考,对社会的贡献成为了同学们选择偶像人选的最主要的参考指标,而“财富身价”很少获得同学们的认同,这也反映了同学们确立偶像的主要标准和价值取向。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