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是央行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正如许多市场人士与投资者所预料的那样,这一天的大盘并没有走出下跌的走势,而是低开高走,最后不仅上涨20余点,拉出一根实体为33点的大阳线,还创出5年来的新高1886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利空再一次被大盘踩在了脚下。
大盘走出这样的强劲走势来,应该说是在意料之中的。
其一,目前的股市正处在大牛市之中,市场人气旺盛,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在这轮指数型牛市中更是大显身手。而牛市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利好的放大效应与对利空的缩小效应。尤其是后者,已经在今年的牛市中已经多次得到印证。所以,在人声鼎沸的牛市里,一些利空的因素往往会被投资者所忽略,投资者看到更多的是市场的赚钱效应。
其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市场来说,其利空作用只能算是“毛毛雨”。一来,对于这一利空市场今年已经见识过两次了,投资者并不陌生,而且前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均在市场做多的热情面前难以对股市构成负面影响,因此,这次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就更没有把它放在眼里了;二是,像工行发股上市、新股加速发行这样直接作用于股市的利空,股市都承受过来了,因此像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种间接作用于股市的利空,市场就当它是挠痒痒,11月6日早盘沪综指低开13点,算是股市“这厢有礼”了。
其三,目前股市资金充裕。不仅QFII资金不远万里、接连不断地来到中国;更有那新设立的投资基金所带来的资金更是源源不断。此外,还有包括券商集合理财资金在内的各类机构资金,也都从四面八方,向股市涌来,以求在股市里淘一桶金。
其四,随着中行、工行等大型航母股的上市,股市已拥有自己的“定海神针”。如11月6日虽然大盘开盘时低开13点,但工行股价一拉红,股指便收复了失地。所以,工行等一批大型航母股很好地充当了利空消化器的作用。
其五,从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解释来看,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针对的主要是因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流动性增加,而并非是因投资、货币与信贷的投资增长率过快。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笔者认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宏观调控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此一来,股市所感觉到的宏观调控的压力自然要轻松许多。
市场能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予以消化,对于投资者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至少从短期来看,投资者不会因此而承受不必要的投资损失。但笔者也看到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股市把利空踩在脚下,并不意味着利空被消灭了。以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例,虽然股市并没有太在意这一利空的影响,但它将多冻结银行1500亿的资金这样的事实将是不可改变的,今年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计冻结银行资金4500亿元这是不可改变的。所以,尽管由于今年股市的强势,市场并没有感受到这一举措的压力,但它确确实实还是改变了资金的供应量。对此投资者还是要有清醒的认识。
不仅如此,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应是一个信号。
信号之一,即便不是宏观调控,央行也会采取紧缩银根的政策,如此一来,影响市场资金供应的因素就更多了。
信号之二,鉴于当前宏观调控的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今年三季报,上市公司业绩超乎寻常的增长,这就难以排除政府部门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可能性。毕竟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是针对宏观调控来的,针对宏观调控还有针对宏观调控的措施。所以,对于这一点投资者不可掉以轻心。经过了今年的行情,我们固然不必对宏观调控谈虎色变,但也不能小看宏观调控的威力,错把宏观调控当成“纸老虎”了。 |